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气温骤降,遇“冷”生变护好“心”


寒冷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机能,

更是对脆弱的心血管系统发起了无声却异常严峻的挑战。

心血管疾病在冬季的发生率显著上升,

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隐患。

为何冬季会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

又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预防呢?


低温诱发攀升风险


气候变化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影响,在寒冷冬季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


这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密切相关,在冷空气过境期间,气温可能在一天内下降8℃至10℃,急剧的温度变化使血管在短时间从舒张状态转化为收缩状态,大大增加心脏发病风险。


数据显示,每年12月至次年1月,心梗发病率都会攀升至全年高峰,北方高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低温或气温剧烈下降,都会使心梗发病率显著上升。与低温暴露相关的心梗发病风险会滞后2天出现,持续至1周。换句话说,经历了寒冷天气的一周内都要警惕心梗发病风险。


冬日须防隐形推手


冬季之所以成为心梗的高发季节,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低温会引起人体血管收缩,致使血管变窄,而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推动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其次,在寒冷的环境下,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管内聚集,使血液黏稠度增加,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心脏负担加重。


同时,低温还会导致血管内的炎症反应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再次,人们在寒冷的冬季缺乏运动,身体陷入“冬眠”状态,由于长时间久坐,血液循环减缓,心脏功能下降,增加心梗发生的风险。

  

此外,冬季饮食习惯也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人们在冬天更倾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导致体重增加、胆固醇升高,这也给心血管健康埋下了隐患。

  

夏日带来季节性警示

  

虽然夏季心梗发病率整体没有冬季高,但同样不容忽视。近年来,夏季心梗的发病人数较过去有所增加。

  

一方面,夏季高温天气导致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使血液变得黏稠,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可能会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另一方面,人们常常在室外感到高温带来的炙烤感,此时血管会出现扩张现象,一旦进入有空调的室内环境,剧烈的温差变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从而诱发心梗。

  

此外,在炎热夏季的夜晚,啤酒、烧烤等夜宵受到年轻人青睐,油腻的食物、酒精、熬夜及情绪的起伏等,都可能给心血管带来重击,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解锁“心”防秘诀

  

保持温暖是关键,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衣保暖,让身体免受寒冷的侵袭,特别是保护头部、脚部和手部,以减少体表散热。

  

适量的运动必不可少,这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心脏在律动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要调整饮食习惯,以清淡、均衡的饮食为主,减少油脂和盐分的摄入,为心脏提供充足营养。有效管理心理压力也至关重要,通过冥想、运动、良好睡眠等方式,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进行心血管方面的体检,了解自己的心血管健康状况,掌握相关的风险因素和预防策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是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建议养成每周2次至3次监测血压和心率的习惯,坚持规律用药,如身体出现任何不适要第一时间就医。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郭玲
责任编辑闫辰宇
审核:苏杰西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