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新形势下,气象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努力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深刻认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重大意义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等因素影响,气象灾害种类之多、分布地域之广、发生频率之高、造成损失之重,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据统计,本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900亿元,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和威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保障人民安全福祉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人民冷暖记在心上,想人民之所需、急人民之所盼、解人民之所难、保人民之所安。这是气象部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根本任务,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鲜明政治本色在气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然而,气象灾害却是我们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之一。据统计,近30年来(1990—2019年),全球91.6%的重大自然灾害、67.6%的因灾死亡、83.7%的经济损失和92.4%的保险损失是由气象及其衍生灾害引起的。这表明,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对于在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特殊的实践意义,需要我们有效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带来的各类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地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和财产损失,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韧性,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顺利推进。这是气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气象部门应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筑起的重要保障。
图为2021年6月3日零时17分,风云四号B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卫星将与2016年12月11日成功发射的风云四号A星组成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观测数据将广泛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灾害天气预警、气候预测服务、生态环境监测、通信导航安全等领域。其所搭载的快速成像仪是世界首台昼夜高频次成像仪器,可提供2000公里×2000公里区域的1分钟间隔多谱段连续观测,对台风、暴雨和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更加灵活、精密。 中国气象局供图
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是科学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客观要求。气候变化不仅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博弈中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仍在持续,影响加剧,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气象灾害的多发性、突发性、极端性日益突出,对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政治经济社会安全和发展的影响愈加凸显。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具有特殊战略意义,需要我们深刻认识把握全球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自身演变规律,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同时聚焦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扛起大国责任,发挥气象作为,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早”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基本前提。尽早,关系到气象灾害能否“防在未发之前、抗在第一时间、救在关键环节”,关系到我们能否以防为主、寓防于治、未发先防,关系到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能否有效发挥。要充分发挥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消息树”作用,提高预见性,打好提前量,下好“先手棋”。目前,我国能提前38分钟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比“十二五”末提高了16分钟;气象预报逐步从传统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延伸拓展。
“准”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根本要求。准确,是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生命力所在。气象预报报得准,气象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为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客观的支撑,应急处突才能有力有效。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是一个长期的艰难过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快气象科技创新、织密气象灾害监测网、强化数值预报技术攻关、健全气象预报预测服务体系,努力做到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不漏网、预报报得准、服务零失误。目前,我国已建成由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24部天气雷达、6颗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体系;全国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9%;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减小到70公里。
“快”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关键所在。快速,是气象防灾减灾对预警信息发布速率的具体要求。发布快,才可能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反之,就会贻误战机,导致气象防灾减灾效益“大打折扣”。要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提升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努力实现第一时间、权威发布。目前,我国已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汇集了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可在5—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初见成效。
“广”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现实需要。气象灾害影响范围大,涉及领域多,应急处置关联性强,社会公众关注度高,需要广泛组织、广泛动员、广泛应对。要坚持属地为主、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实现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到人;要完善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间共建共享和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协同组织、共同防御以有效应对。目前,我国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突破99%,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已达80.2%,全国60.6万名气象信息员成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实”是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有力保障。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含糊马虎,必须以实的作风、实的举措、实的保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要完善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总体制度设计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围绕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链条和各领域,明确有关各方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责任;要健全工作体系,细化实化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发布、应急响应、联动处置、效益评估等各项工作举措,为护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切实保障。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和作用不断凸显。立足新发展阶段,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根本方向,以更好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战略定位,以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战略重点,以加快科技创新、做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战略任务,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气象强国为战略目标,全面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图为2020年9月3日,风云四号A星监测到的台风“美莎克”和“海神”“双台共舞”。风云四号A星于2016年12月11日发射升空,是我国首颗静止轨道上三轴稳定的定量遥感卫星,实现了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升级换代。其搭载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闪电成像仪、空间天气监测仪器包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成像资料、大气三维温湿度探测资料、闪电监测资料和空间天气监测资料,在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气象局供图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气象防灾减灾格局。一是健全气象防灾减灾领导体制。构建与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责任体系。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加强部门间规划统筹和共建共享,健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组织部署、应急指挥、舆情应对的部门间联动协同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全社会动员参与机制,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确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气象防灾减灾作用与责任,建立鼓励支持、规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机制。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加强气象等科普场馆(所)建设,建设气象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完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完成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精细化风险评估及区划,建立数字化全国气象灾害风险分析应用系统,完善中小河流、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建成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健全预警信息发布和社会传播制度。推动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重大气象灾害停工停课停业制度、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图为2020年6月3日,气象观测员在四川省宜宾市气象站释放探空气球。该气象站位于当地人造城市森林公园翠屏山山顶,海拔502.8米。在这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气象站里,气象观测员通过全面自动化地面气象观测系统记录气象情况并对收集到的数据处理传回分析,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将最新天气预报发送至市民手机,以便当地群众即时安排工作与生活。 人民图片 庄歌尔/摄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需要提高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一是推进精密气象监测。优化综合立体观测站网,发展先进观测技术装备,健全集约高效观测业务,构建全时全域全要素立体气象观测。统筹发展“陆海空天”气象监测业务,完善风云气象卫星空间布局,优化风云卫星天基观测站网。升级改造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等观测站网建设。建立从局地到全球的多尺度、多种类实况监测业务,充分利用卫星、雷达、微波、激光等手段,着力提高龙卷风、冰雹、大风、雷电、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建设海洋、农业、生态、交通、能源、空间天气等应用气象观测网。发展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可靠性的观测技术装备。加强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推进气象大数据应用,推动观测业务集约高效。二是推进精准气象预报。以智能数字为特征,以数值预报为核心,以检验评估为导向,构建智能精准、无缝隙、全覆盖预报业务。发展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建设台风、海洋、环境等专业预报模式系统。完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加强以突发灾害性天气为重点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建设,提高中短期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强对流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分钟。0—10天气象要素预报空间分辨率达到1公里,时间分辨率达到1—3小时。面向关键经济区、大城市群、农业区以及海洋、航空、环境、农业、水文、能源等行业,开展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三是推进精细气象服务。建立自动感知、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满意度。推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面向公众的气象实况监测产品和短临预报分辨率等。精准推送普惠化、分众式气象服务,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面向重要领域、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开展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增强气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强生态状况气象监测、生态风险气象预警、生态经济气象支撑、生态治理气象保障服务,构筑生态文明气象保障屏障。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需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一是加快气象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对气候变化规律、机理和影响的研究,开展多尺度、多圈层耦合地球系统模式研究。加强新型观测和协同观测技术研究,开展气候系统观测数据融合分析技术研究,强化卫星遥感应用。加强灾害性天气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核心技术研究,实现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数值模式核心技术的安全自主可控。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融合创新,努力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二是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聚焦气象防灾减灾重大核心科技问题,集中优势资源推进气象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谋划推进气象国家实验室建设,优化升级灾害性天气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规范化建设,打造一批气象产学研资源集聚地。探索建立气象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气象防灾减灾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三是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加快培养一批热爱气象事业、富有创新精神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在气象防灾减灾急需重点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培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是健全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立法支撑,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执行效果评估制度。积极推动《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修订,推进重大气象灾害防御以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等相关气象防灾减灾立法工作。加快气象防灾减灾地方性法规建设。健全气象法治宣传教育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分类制定气象灾害脆弱区敏感区高风险区预报预警规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重大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规范以及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标准。积极参与制修订城市排水、建设工程防雷、防风、防冻、防高温等技术标准。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标准的实施监督和反馈,不断提升标准质量和适用性。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气象防灾减灾行动。大力推进世界气象中心(北京)、中俄联合体全球空间天气中心、亚洲沙尘暴预报专业气象中心、区域台风预报中心等国际中心建设。组织实施中国—中亚、中国—东南亚极端天气联合监测预警合作及海洋气象联合观测,持续提升灾害性天气的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和全球服务能力。加强与主要国家的双边气象科技合作,聚焦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