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防寒保暖都有哪些误区?学起来避开这些“温暖陷阱”!


对抗冷空气,羽绒服、“暖宝宝”等保暖“神器”纷纷登场,各式各样的保暖奇招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过度防御可能适得其反,所谓的保暖“妙招”中还可能藏有隐患。

穿得越厚越暖和?

为了保暖,很多人会用层层厚衣服将自己包裹起来,这种做法靠谱吗?事实上,人体在不断散热的过程中,会加热自身与衣服之间的空气层,这些被加热的空气层热导率极低,能够有效阻挡热量的流失。但是当衣服层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每件衣服之间的间隙会容纳更多空气,而空气层太厚时,从内至外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温差,导致“热对流”,反而加速人体热量的流失。特别是在户外走动时,伴随着身体动作,衣服之间会出现挤压和摩擦,加速空气层流动。因此,穿衣保暖不能过度依赖衣物厚度,而应选择能够形成稳定空气层的衣物。

喝酒有助于御寒?

冬季,有些户外作业人员会通过喝酒御寒。但事实上,喝酒产生“热感”是因为酒精对自身中枢神经起到暂时性麻痹作用,从而产生幻觉。在喝酒后,酒精会加速体内血液流动,将体内热量快速带到皮肤表面并散发出去,这样一来反而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挥发。过量饮酒还可能导致自身体温调节失衡,增加患感冒或其他疾病的风险。选择热饮、保持饮食温暖比喝酒御寒更为有效。

暖贴可以贴整宿?

要警惕暖贴带来不易察觉的危害——低温烫伤。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期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引发的慢性烫伤。这种烫伤在初期让人感觉温暖舒适,通常没有明显的痛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肤极有可能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现象,如果不及时发现,甚至可能导致感染或皮肤溃烂,并留下疤痕。因此,暖贴切忌直接贴在皮肤上,并且在身体同一部位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张嘉赫

责任编辑文科

审核:苏杰西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