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客观认识水文、土壤、生态、气候之间的非协调性 黄河上游位于我国一级与二级阶梯的地理地貌交替地带,气候多样、降水不均。黄河上游表现为“水低地高”的特殊水-地关系,气候呈现暖湿化趋势,气候环境空间差异明显……独特的气候环境特征决定了该区域水文、土壤、气候、生态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天然的非协调性。 黄河上游流域对气候的依赖性强与气候本身的波动性显著导致水资源安全隐患很大。该地区气候资源的匹配性较差,导致生态和农业的高脆弱性。该地区不仅气候变暖更加明显,而且对气候变暖的响应也更加敏感。此外,“水低地高”与河流落差大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提灌土地的盐碱化导致农业发展质量较低。 #2 突破对黄河上游生态与发展问题的传统思维和认识误区 针对黄河上游流域气候环境特点及其一些非协调性因素,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和认识误区—— 不能把“节约用水”简单理解为“不用水或少用水”。要在兼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沙减少等生态问题的同时,着重让“水”的生态效益最优化、发展效益最大化。 不能因为黄河上游自然条件差就认为不需要用水。黄河上游虽然自然条件差,但光热资源比较丰富,如果将光热资源优势与黄河的水资源相结合,反而能够产生更优良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发展效益。 气候暖湿化不会改变气候条件对生态建设的约束性。虽然近几十年黄河上游出现的气候暖湿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建设提供某些气候机遇,但短期内不会改变其基本气候状态,生态植被的自然分布格局也不会有大的变化,该区域生态保护和建设依然受到气候条件的显著约束。 #3 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模式 应抓住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历史机遇,打造“水高地低”的和谐水-地关系。利用黄河上游自然地理条件,从黄河上游海拔1850米左右的某个大型水库处,修建降比为0.4‰左右、长数百公里、形如弓弦、与下游相连的跨区域引水河道,让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从该水库出发,通过人工河道在陇中台塬区域缓慢自流数百公里,将水-地关系从“水低地高”转变为“水高地低”。 充分利用暖湿化气候机遇,在适宜区域开展生态环境建设。调整社会发展布局,形成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模式。 将黄河上游水资源与优越的光热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该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农业,提升黄河水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益。 依靠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提升黄河上游降水预报和洪涝预测以及气候、生态和水资源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水平。加强黄河上游气象灾害预警水平及生态建设、水资源调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保障能力,保障黄河流域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