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2024年度气象青年专家下基层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葛玲玲


2月1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2025年度青年专家下基层服务锻炼活动座谈会,总结2024年度工作成效和经验。


气象部门青年专家在基层实践锻炼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也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的浪潮中开花结果。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葛玲玲在广东省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一起来看看她有哪些收获——
449ce44d168a48f024f88bf5d3c40252.jpg

下基层工作


· 强化实况产品应用,挖掘数据应用价值


践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实况数据国省互动,为早间天气会商、天气过程复盘总结、应急保障等提供实况数据支撑;针对台风与海洋预报服务,主动提供降水、海表温度等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促进广东省气象局实况数据产品服务能力提升


· 持续引进实况分析技术,促进实况产品协同发展


围绕广东省气象局业务需求,开展多源融合实况分析技术攻关,研制强对流多源融合实况分析产品、珠江流域温湿风降水多源融合实况分析长序列历史数据集;为实况分析系统省级部署提供技术指导,提升气象要素本地化运行效率,推动提升省级实况业务建设能力


· 当好桥梁纽带,促进国省联动
充分发挥在多源数据融合与AI建模方面的专业能力,深入研究强降水判识、海上降水多源融合,以及基于网格实况分析产品的站点插补等技术细节,联合申报广东省气象联合基金项目,促进实况产品省级应用与协同发展。

感想·体会



葛玲玲广东省的光、热和水资源等相对丰富,全年温暖湿润,但由于天气系统、地形等影响,极端降水、热带气旋等气象灾害频繁。在这里,我亲身感受到气象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深刻认识到新时代气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广东2024年汛期有100多天,如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监测预警预报水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广东省气象局的这一年,我看到广东气象工作者迎难而上,齐心协力守好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拼搏进取,开展递进式气象服务,积极应对各种灾害性天气。其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2024年4月初,省气象台首席们在值班结束后认真地和我研讨相关问题,反馈实况数据产品应用情况和改进建议,并分享数据应用和一线服务经验。

4a12f0b8a5bb4f0cf46a7d805fedd9df.jpg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葛玲玲(左)与广东省气象台同事交流

通过参加省级创新团队技术研讨、参与雷达巡检工作以及与台站同事的沟通交流等,我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加深了对气象综合观测技术的了解,为日后工作思路的拓展提供了帮助。通过调研基层气象业务与服务发展的需求与难点,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意义,感悟到推动提升省级实况业务建设能力要增进沟通交流,优势互补。

基层锻炼是成长的熔炉,南粤大地是最好的课堂,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见识、锤炼了意志、坚定了信念。未来,我将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积极促进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与广东省气象局在高价值数据产品研发、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同时,结合服务锻炼期间所学所思所获,持续开展多源融合实况产品质量和时效的优化,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在多源融合实况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实况产品的服务支撑能力。



责任编辑颜昕 苏杰西 
审核栾菲 胡亚
签发:周新颖 张志富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