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前后
是每年打卡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孔”景观
的最佳时机
这个奇观的产生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
想去打卡美景
请带上这些指南
↓ ↓ ↓
位于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是建造于清乾隆年间的一座石桥。桥全长150米,宽8米,包含17个拱形桥洞。在每年冬至日前后的傍晚时分,当夕阳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金黄色的余晖将十七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孔”。站在桥的西北侧,可以看到金色的落日余晖逐渐“穿过”桥洞,犹如在桥洞内点满明灯,仿佛打开了时空穿越之门。

“金光穿孔”奇观 图片来源:人民网
傍晚时分的太阳高度角,为“金光穿孔”提供了适宜的光线高度。所谓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入射方向和目标地平面的夹角。在一年中,冬至日前后,太阳的位置最接近南回归线,此时太阳高度角最小。而在傍晚时分,正是太阳西落之时,阳光照射方向几乎与湖面平行,有利于光线直接射入到桥洞内壁上,进而产生“金光穿洞”的效果。每年只有在冬至日前后的几天里,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而“金光穿孔”景观效果与阳光光线强弱及大气的通透性密切相关,去观赏前了解天气情况十分必要。
晴朗或者晴朗少云,阳光充足、大气扩散条件好,同时伴随3级左右小北风。此外,天空中飘荡的少量云彩、桥洞下结冰有反光效果的湖面也都会增加景观效果。

十七孔桥的拱形桥洞对称分布,造型优美。中国旅游报记者 曹雪文 摄
首选时段:每年冬至节气前后半个月,每天下午3:30到4:20;冬至日前后下午4时左右,夕阳染红天际,余晖穿过十七孔桥,将桥洞照得宛如金灯,十分壮观!

站在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处眺望,落日余晖下的十七孔桥与远处的中央电视塔同框。中国旅游报记者 曹雪文 摄
首选地点:十七孔桥旁边的南湖岛;另外,万寿山佛香阁附近也能拍到“金光穿孔”远景照,但最好使用长焦相机拍摄。

近期北京天气寒冷,湖边寒气更浓,长时间守候拍摄要特别注意防寒防冻防风,要穿戴保暖的手套、帽子和鞋。

阳光映照下,十七孔桥的每一个孔洞都出现“金光”,吸引众多游客和市民观赏拍照。图片来源:人民网
来源:中国气象(部分素材来自气象北京)
责任编辑:黄婧怡
审核:段昊书 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