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资源室副主任、四好党员廖捷:做好气象数据质量的“把关人”

“质量控制是海量数据治理的关键,是支撑气象数据‘好用’的前提。”

从高空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起步,到全球多类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评估及同化应用对接技术攻关,再到潜心全球气象数据资源汇聚整合、质量管理、数据管理等气象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的数据业务……多年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资源室副主任廖捷的职业生涯,几乎都在和气象数据质量提升“同频共振”。

欲事立,先立心

今年,是廖捷和气象数据“打交道”的第19年。

2004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彼时我国的气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去把数据质量搞好”,在导师的建议下,廖捷毕业后便来到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刚参加工作时,她被安排从事纸质气象档案数字化录入资料正确性核查工作,“每天面对这样一个基础又枯燥的任务,我曾萌生退意。”廖捷说,直到偶然一天,她在纸质记录上读到,为寻找一份被大风刮走的观测资料而不幸殉职的气象英模隋金堂的故事,“那个时候我受到很大的触动,正是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在高山、海岛等艰苦地区的坚守,才获得这些宝贵的气象观测数据,自己有责任接力传承。”

那之后,“夯实好基础数据质量”,成了廖捷清晰的职业目标。

明目标,而力行

十几年来,廖捷参与并见证了我国气象基础数据质量提升的重要节点。

2011年,中国气象局启动基础气象资料发展与改革专项工作,廖捷作为高空基础资料建设技术骨干,研制高空基础气象资料质量检测方案、质量核查与更正规范,联合国省两级技术人员解决了1951—2012年累计241个高空站数字化资料质量问题,建立了高质量中国高空基础气象数据集。

2015年起,围绕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CRA)研制需要,廖捷负责完成了1973年以来英美多个机构释放的9个来源的全球飞机观测历史数据整合与质量评估,同时牵头集成建立了一套全球和区域大气再分析可直接同化应用的全球常规观测资料集。

2021年,CRA在京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在全球大气再分析领域的空白,打破了长期以来对国外再分析产品的依赖。同年,廖捷也成为世界气象组织(WMO)地球观测系统和监测网络常设委员会的飞机观测系统联合专家组(JET-ABO)成员,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为提高我国飞机观测数据的整体质量添砖加瓦。

随后,廖捷转向气候数据资源汇聚与气候数据集建设工作,结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联合推进实现了248种国际多圈层气候数据资源的快速获取与服务,牵头研制了1991—2020年中国地面、高空和辐射气候值数据集。

迄今,廖捷负责或参与研制的14套高质量气候基础数据集已列入中国气象局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2024年,针对当前决策服务极为关注的极值产品质量与一致性问题,她又带领团队优化了数据质量问题告知与协同处置流程,研发了地面气温和降水极值产品制作业务规范,产品及算法工具已在辽宁等试点省实时部署应用。

传薪火,担使命

夯实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应用价值,始终是她和团队所努力的方向。

“每当得知处理后的高质量数据能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发挥作用,我都感到激动和自豪。”廖捷说,做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气象工作者,是她作为25年党龄的“老党员”的职业追求。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廖捷始终把精力集中在气象数据处理核心技术攻关上,在逐步成长为首席气象专家、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后,她也把工作理念传递给团队的年轻人,从思想引导到技术指导,悉心帮助多位年轻同事成长为“多面手”。

凭借在基础业务领域的突出表现,以及在政治素养、群众基础等方面的优异表现,廖捷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优秀共产党员,“这对我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意味着责任,时刻提醒着我未来要继续将‘提供好用数据’刻在骨髓里,更加努力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


来源:中国气象报
作者:刘丹
责任编辑:曼如
审核:苏杰西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