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浩”一词来源于哪?
“海浩”这个名词源自2015年11月27日发生在大连獐子岛海域,一次关于海面“热气腾腾”现象的报道。当时海-气温差达到了16-17℃,有大风而且气温在零下,与最近我们在青岛及大连近岸海域看到的现象有着类似的气象条件和表观,因此此次也沿用了以往报道中的“海浩”这个词。
“海浩”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大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黄艇解释,产生“海浩”现象大概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① 空气温度较低
② 海水温度>空气温度
③ 海面蒸发的水汽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
也有专家认为这次“海浩”的规范名称应该是平流蒸发雾(或蒸汽雾)。这种大气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比海水温度低得多的寒冷空气流经温暖的海面,引起海面强烈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微小液滴,漂浮于海面附近而形成雾。
我国学者王彬华在《海雾》一书中指出-30度以下可以出现冰雾,-10度以上都是水雾,-30度至-10度之间是冰水混合雾。
由于没有对当时海面的“雾”
进行取样测试
这里只能从观测到“雾”的
形态和当时的
海洋、气象条件做一些分析
气温
据青岛市气部门统计,1月7日,青岛国家基本气象站最低气温达-15.9℃,打破了1961年以来该站最低气温极值,此前最低气温出现在2016年1月24日为-15.1℃。除了青岛站之外,黄岛国家气象观测站(黄岛区海湾路东首)最低气温达-17.3℃,打破了该站建站以来最低气温极值(黄岛区气象局于1959年建站)。而据大连市气象部门统计,1月7日大连气温也骤降至-16℃。
因此,青岛、大连当时的气温符合冰水混合雾出现的温度条件。
海-气温差
1月7日凌晨至10时,青岛市区气温在-11℃~-15.7℃之间,当时水温在2℃~3℃左右,因此海-气温差达到了13℃以上。
据大连獐子岛浮标站的监测数据显示,獐子岛海域附近的水温为13.0℃~13.5℃,附近海域的气温在-3.5℃~-3.0℃,两者相差16℃~17℃。
由此可见,当时的海-气温差有利于水汽从海面蒸发。
风力
当时刮西北风,风力在5-6级,也就是35-40km/h,强风让蒸发出的水汽能深入到离海面更高的冷空气中,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增快,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海浩”就是“海雾”吗?
1形态分析
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来说,“海雾”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在春季和初夏季节,它的形成是由于温暖湿润的空气遇到了冷海面而发生的一种水汽凝结,是液态的。
而“海浩”是指冷空气遇到了相对温暖的海面而发生的一种水汽凝结,它可能是液态的,也可能是固态或固、液态的混合。
2定义比较
如果从“海雾”定义比较,这两种现象都属于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华),形成水滴或冰晶 (或二者皆有)的大量积聚,使水平能见度降低的一种物理现象。因此,从这个属性可以认为“海浩”属于海雾的一种。
来源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周慧;参考 |中国海洋大学、林泽磊、李倩
图片 | 除署名外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编辑 |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