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前后,我国有一大批人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在短暂的团聚过后,他们又急匆匆地踏上了征程,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都再一次为自己的梦想出发。
这种罕见的人口流动,在其他国家并不常见。在这迁移背后,有很多的“幕后英雄”,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伸出双手,为我们的团聚而默默奉献。
老人与即将去上海工作的儿子、儿媳话别 图片来源:新华网
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可是就在虹桥机场西北侧的一间3层小楼里,有这么一支队伍,他们在一个小房间里,每隔30分钟就泄露一次“天机”,他们就是航空气象观测员,24小时不间断,看云看天看风景。
在普通人的眼里,我们的云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或者在有趣的人当中是这样的:
图片来源:减油男孩
但是在航空气象观测员的眼中,可能却是这样的:
我们在生活当中都听说过少云、多云,但在他们的脑海当中,到处都是疏云、满天云、钩卷云、淡积云……
他们眼中的云能划分为8段不同程度的数量,14类24种形状,甚至距离地面的高度也能清楚标注。
飞机的起降受天气的影响,风雨雷电稍有变化,起飞时间可能就会发生变化,飞机的起降要求,都有严格的标准。
按照空管业务标准,虹桥机场的跑道视程低于550米时飞机就不能起降。相比于普通的天气预报,航空天气预报更加精准,要求定点、定时、定量,不能有半点含糊。如今的观测已经不单单靠气象观测员的肉眼来判断了,机器的观测让气象数据更加客观,这能够为飞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毕竟,如果晴空万里突然下雨,对于陆地上的人们来说,可能只是四处躲雨、急忙收衣,而对于万米高空的飞机来说就没有那么简单。刹车?怎么可能,一旦天气出现误判,飞机就无法正常起降,很有可能需要复飞和备降。
毫不夸张的说,每根跑道上的天气数据甚至都可能不一样,而观测员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细微变化记录下来,包括风向、风速、温度、气压、能见度等,在规定时间准确无误地告诉空中交通管制员,为其下发指令提供精准信息。
一架架航班起起落落的背后,是一道道沉着的管制指令,这些指令里离不开航空气象观测员提供的气象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