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以后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气象卫星
就是这一“简单”的人造地球卫星
填补了许多气象资料的空白
在沙漠、海洋、高山等地
建立气象观测站十分地艰难
有些气象数据的获取是众多气象工作者
付出巨大的努力才得来的
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
因此气象卫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气象卫星分类
按气象卫星运行的轨道和用途来分,如今的气象卫星可以分为极轨卫星和静止卫星两种。
极轨卫星:运行轨道环绕地球两级,又被称为太阳同步卫星,它的运行轨道较低,一般为700~1000km,所以其探测的空间分辨率较高。
它的运行周期为115分钟左右,每天几乎以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上空两次,它能够进行全球观测。
对于某固定地区,每天可进行两次定时观测,时间间隔12小时。它的缺点也体现在这里,时间分辨率较低,因此它仅适合于观测大尺度天气系统。
静止卫星:这里的静止指的是相对地球静止,又称地球同步卫星,它的运行轨道是赤道上空36000多千米,空间分辨率较低,时间分辨率较高,每30分钟可以得到一幅新的地球全圆盘图。
图片来源:NASA
气象卫星如何测量地球表面温度?
气象卫星探测装置的核心是接收遥感图像的遥感器。
简单来说,地表温度不是气象卫星直接测出来的,而是气象卫星携带的遥感仪器测得的热辐射数据反演出来的。
图片来源:NASA
地表上的各种不同成分,在不同的波段有着不同的辐射特征。
目前的气象卫星针对不同波段安装有不同的传感器,对于远红外波段有专门的传感器进行观测,得到的就是一个像素观测值:DN(digital number)。经过简单的转换(其实也不简单)就可以将DN值转换为热红外辐射值。
然后再用合适的模型将热红外辐射值与地表温度对应起来,比如其中一个黑体辐射模型,模型太复杂,小据这里就不多说了。
截止2018年6月,我国已成功发射了十七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包括八颗极轨气象卫星和九颗静止气象卫星。目前风云三号B/C/D星和风云二号D/E/F/G星、风云四号A星在轨运行稳定,风云二号H星正在在轨测试阶段。
相信,未来我国的气象卫星将会给全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资料:《气象仪器基础》、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