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国气象局正式印发《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记者近日就此专访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矫梅燕,对《行动计划》进行解读。
记者:制定并印发《行动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答: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气象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确保完成《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务院3号文件)提出的目标任务,对接好《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及《全国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我们制定并印发了《行动计划》。
气象事业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一方面,对标国务院3号文件提出的到2020年气象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我国气象部门已在部分领域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但仍有一些目标没有达到;另一方面,对标党的十九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中国气象局党组作出了新时代气象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瞄准2020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需求,迫切要求我们对气象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对具体规划和行动方案要与时俱进地做一些修订和细化。同时,制定《行动计划》,也是为了更加明确考核、评估手段,狠抓落实,不断推动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记者:编制《行动计划》所遵循的逻辑架构是什么?
答:《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2018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确定的气象现代化第一阶段目标,以发展“智慧气象”为重点,聚焦“四大体系建设”和“五大全球能力提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
《行动计划》围绕“气象核心技术突破、基础和基层建设、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任务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和具体任务谋划。
一要狠抓核心技术攻坚,体现科技支撑作用。《行动计划》以提升气象业务能力为重点,将信息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贯穿现代化的全过程;将智慧气象作为发展方向,着力谋划智能观测、智能预报和智慧服务融合发展,并推动向全球业务发展;要狠抓“四大核心技术攻关”、卫星雷达等资料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完善开放融合的科技创新机制,确保强“内芯”、用“外脑”。
二要狠抓基础和基层建设,体现协调统筹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以提升科学管理水平作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有效手段,着力加强管理信息化、制度规范、标准体系和人才体系等建设,助力现代化提质增效;将基层台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基层综合业务服务能力提升作为突破难点,要求各省将气象现代化发展成果在市县气象局推广落地,实现一体化协调发展。
三要狠抓气象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根本目标,将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落实到综合防灾减灾、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军民融合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举措上来,着力提升国内、国际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
按照上述思路,《行动计划》围绕新时代对气象现代化的新要求、新谋划,从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核心技术攻坚、推动智慧气象业务发展、提升国家战略举措气象保障能力、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和加强基层能力建设6个方面提出了28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气象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协调、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
记者:《行动计划》提出要推动核心技术攻坚,将主要聚焦哪些方面?
答:当前,事关气象部门自身能力的关键核心技术,依然是数值预报模式和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技术,这是气象现代化的“牛鼻子”;同时,要注重气象卫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应用技术领域的突破。在这两个方向开展技术攻坚并取得成果,是我国气象现代化紧跟时代发展、对标国际先进的重中之重。
在核心技术方面,重点是发展数值预报模式,要完善高分辨率资料同化与数值天气模式,提升全球大气模式分辨率和集合预报能力,使可用预报时效达到8天,水平分辨率达到10公里;研发资料质量控制及多源数据融合与再分析技术,建成我国第一代变分与集合卡尔曼滤波混合同化系统,增强数据资料对模式的支撑能力;发展次季节至季节气候预测和气候系统模式,有能力对外发布未来11天到年的大气、陆面、海洋和海冰格点预测产品;发展多尺度气象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建成面向未来的满足0至90天预报预测需求的动力框架研发和测试系统。
在应用技术方面,重点是加强观测资料和数据智能应用能力,要推进风云气象卫星发展及遥感应用体系建设,既要推动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观测升级换代,更要提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水平,强化卫星等先进观测资料对模式和业务服务的保障;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转化、应用,为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智慧服务提供新动能。
记者:《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智慧气象业务发展,其内涵是什么?
答:智慧气象是通过深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依托气象科技进步,使其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都充满智慧。智慧气象是未来一段时间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行动计划》将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智慧服务作为当前智慧气象业务发展的重点,并进行了统筹部署。
发展智能观测业务,主要是通过自动化改造与天气实况自动判识新技术研发与业务运用,推进全网设备协同智能观测和多种模式社会观测,实现观测“自动化、协同化、社会化”。
发展智能预报业务,主要是通过构建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和产品体系,改革业务流程,完成业务布局,调整业务分工,实现预报“无缝隙、全覆盖、精细化”。
提升智慧气象服务能力,重在做到“普惠、精准、交互、泛在”。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气象部门将推动与上下游行业和服务用户的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共用;强化面向公众的、基于位置的、按需提供的智慧气象服务;建立以影响服务为方向、以客户定制为特征的新型专业气象服务模式;提升智能化决策气象支持能力,实现各类突发事件的气象灾害综合分析研判“一张图”服务;搭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平台,提升基层综合气象防灾减灾智慧化水平。
通过融合发展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智慧服务,气象部门将充分发挥我国承担世界气象中心的作用,从陆地到海洋、从中国到世界,努力发展全球气象业务。
记者: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保障国家战略,气象部门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气象部门始终坚持的工作宗旨之一。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终归要落到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上。
提升气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是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从构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体系、预警信息发布体系、风险防范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入手,开展重点区域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围绕国家重点战略举措,气象部门着力于推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气象服务,努力发挥气象减灾与增效的双重作用,增强农业气象服务有效供给、强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综合气象服务能力;在推进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方面,围绕新需求优化业务布局,从提升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气象服务能力、大气环境治理气象保障能力、服务绿色发展的气象保障能力、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等四个方面能力建设加以落实。同时,也要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推进气象军民融合深入发展。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千年大计”,气象部门将推动雄安新区智慧气象示范区建设,将其作为气象现代化的“样板间”“试验田”。在这里,气象部门将构建全要素智能感知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以雄安新区为核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无缝隙、全覆盖、精准化、智能型”的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探索将智慧气象融入新区智能城市规划、设计和运行,并在雄安新区建设气象应用创新中心以及气象科技产业园。
记者:通过实施《行动计划》,如何确保国家级与省级气象现代化协同发展?
答: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就是要国家与各省份协同发展,既要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也要推动省市县一体化发展。
在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过程中,国家级气象现代化重点在于核心技术、核心业务的攻关;省级气象现代化重在对国家级业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而提升服务能力。《行动计划》给各地推动气象现代化留了足够空间,就是鼓励各地对接需求,结合实际探索创新,推动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成果。
同时,气象现代化要全面推进、上下协调,基层和基础工作是现代化落地的难点。各地要重视基层台站建设、基层综合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各省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基层气象部门综合业务服务能力的评估,找短板、补弱项,推动市县级气象现代化“精准扶助”,着力实现省市县一体化发展。
记者:如何确保《行动计划》得到更好落实?
答: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气象现代化建设与贯彻落实中央各项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融入党的十九大各项战略部署中,制订配套政策措施。要加强和完善对气象现代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要建立气象现代化工作领导机制和“矩阵式”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制订针对性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指标进度,压实工作责任,层层抓好落实。
要以改革促发展。各单位要对接全面深化气象改革与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具体举措和重点任务,形成以改革驱动现代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强化项目保障,持续推进“十三五”规划工程项目、重大专项设计和重大示范建设任务落实,将气象现代化工作与山洪、雷达、卫星、海洋、人影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紧密融合。
同时,气象部门将修订完善全国气象现代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订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工作考核办法和督查方案,加强落实《行动计划》重点工作督查督办。
要重视开放合作,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部省共推气象现代化的合力;制订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气象现代化的政策规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和人才“引进来、走出去”。
文章来源于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