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进入夏季以来,华南地区屡屡深陷暴雨侵袭之中,平和无高温无暴雨的天气让人越发期待。一定有朋友好奇,为什么夏季是暴雨的高发季节,暴雨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今天,小据来上上课,带大家了解这一气象。
什么是暴雨
首先,我们要了解,之所以称之为暴雨,一定是有一个标准的。中国气象上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强降雨称为“暴雨”。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地质灾害。
暴雨形成的规律
那么,为什么有时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有时候又是倾盆大雨,暴雨是如何形成的?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呢?
暴雨形成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从宏观物理条件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和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一定程度上可产生较大的暴雨……
水汽的上升主要有三种情况
对流性降水,是来自对流云中的降水,具体来说是当对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云中的降水粒子已不能被上升气流所托持而降落形成的。简而言之,太阳照射引起水汽上升形成云朵致雨,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常见的极端天气现象。
锋面性降水,水汽在锋面上升,形成大片云系从而降水现象,因此,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
地形性降水,在迎风坡被抬升成云致雨。产生地形性降水时往往伴有天气扰动,严格地讲,地形性降水量应除去该天气扰动在平坦地形上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降水量。
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暴雨日数最多的地区大多位于山脉的东南迎风坡;例如,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武夷山和南岭山地等迎风坡。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