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气象人物记丨四十年风雨气象路——徐之华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这是诗经·小雅《棠棣》里面描写兄弟情谊的诗句。重庆璧山区气象局局长徐之华的名字里就有“之华”二字,他对待下属和家人从来都是如“春风化雨”般,但工作却“朴实无华”。

初出茅庐 豪情壮志

1958年,徐之华出生在忠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之华”二字是母亲对她的期许。10岁那年,因为一场雨造成了村子里农作物损失大半,那时他就想:如果提前知道天气是不是就能阻止这些损失呢?小小年纪的他心里种下了一颗与气象结缘的种子。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天气感兴趣了,这种兴趣后来就渐渐成了一种执念,大学的时候我就毅然选择了气象这个专业。”

1979年,他考入了四川省气象学校,毕业之后被分到了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气象局工作。高原的风霜拂去了他的稚嫩,高原的岁月让他那个关于气象的诗和远方逐渐清晰了起来。四年的时间里,他的地面观测质量在全阿坝州气象测报人员中名列前茅,在业务竞赛中更是频频获取好成绩。就在这时,本就身体不好的妻子病情加重了,为此他调到重庆涪陵区气象局,即使这样也没有因为妻子生病而请假耽误工作。提起这些事情,徐之华对家人还是满满的亏欠,但徐之华的家人却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工作,他的妻子说:“他热爱他的工作,这是他的兴趣也是他的理想,他工作忙,任务重,我不能在工作上帮到他,就照顾好自己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徐之华坚持了工作、学习、家庭“三不误”,参加了四川省党校函授学习五年半时间,修完了经济管理全部课程,并被涪陵电大聘为经济类专业兼职教员。在涪陵区气象局和彭水县气象局任职期间,他完成了多篇科普文章的撰写。2006年,他与黄建民教授合著的《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在赠送给国家图书馆之后被收藏。

精益求精 事半功倍

2010年1月17日,徐之华在市局党组的安排下来到璧山区气象局任职。8年的时间里,璧山区气象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他也给局里的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大徐”。

“和他同事8年了,他情绪饱满的工作状态、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管理方法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给了我很大震撼。”璧山区局副局长说。璧山区局在徐之华的带动下预警平台的建设延伸到乡镇(村),三户一网点的服务模式真正解决了气象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在璧山区局工作有28年了,大徐是个对工作特别有激情的人,对我们这些下属要求很严格但是却总会在工作中点拨我们。跟着他工作特别有压力,可收获也是巨大的。”办公室主任张虹说到。

“对我来说,大徐对工作中不能容忍一点儿失误,错了就要从头再来,然而,他又是个特别温暖的人。”年轻的职工张洁讲到这里的时候突然就掉下了眼泪,哽咽了。2015年,她的弟弟因为车祸意外去世了,她眼中那个不讲情面的“大徐”给予了她很大的帮助,并且三番五次前往她家中看望伤心绝望的父母。谈话中,张洁一直默默地流着泪,她说,在最脆弱的时候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勇气和帮助,每每想起弟弟,她伤心的同时还有一种温暖萦绕在心头。

来到璧山区局之后,徐之华实行了新的管理方式。关于这种管理方式,他是这样解释的:“人的精力和能力也是有限的,权限下放是管理的重要组织原则和管理原则,这样既能给我留出更多时间去构思规划气象局发展方向,更给了大家一定权限,调动了大家积极性,让他们在权限范围内充分发挥、各展才能,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徐之华介绍说,刚开始有些人可能跟不上,不愿意主动做事,但是经常重复做一件事情,他们就会由不能做变成可能做,并由可能做变成习惯做了。现在,他的一言一行干部职工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全局上下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推陈出新 永不止步

重庆市气象局局长顾建峰是这样评价徐之华的:“他在工作中始终富有激情、富有创新、富有成效。”

“我来之前璧山区局就已经站在一个高的起点,所以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更进一步,‘永川模式’在全国推广使用给了我一个契机。”徐之华说。

璧山区总面积915平方千米,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1064.7毫米。“气象服务要行之有效到村到户就要具体了解大家需要什么。”徐之华说。2012年,徐之华着手准备编制璧山县三农气象服务实施方案,这是从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中间的曲折不言而喻,但在徐之华的带领下,璧山区局完成了方案的编制,运行过程中更是收获了巨大的惊喜。

自实施三农专项建设以来,该局按照“六有”标准建成了15个街镇气象服务工作站,187个村居气象服务工作站,制定了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流程;开通2362只“村村响”大喇叭每日气象信息播报;15个街镇、187个村居均安装了多媒体气象信息显示屏,农业园区安装了自有大喇叭播报系统,全区15个镇街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针对特色农业,该局在渝西蔬菜研发中心示范基地200亩建成了智慧农业的物联网生产基地,组建了为农服务专家联盟,制定了针对水稻、蔬菜等为农服务的工作台历,被中国气象局评定为标准化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县。

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璧山区近年来探索形成了气象工作三级政府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五级预警信息发布、传递管理模式,农村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得以有效弥补的同时,城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事也更加坚固。

谈起退休之后的生活,徐之华笑着说:“想陪着我妻子到处去旅游,等累了就歇下来再去各个气象局参观学习。一辈子跟气象打交道,还是放不下这份情怀啊。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