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深度剖析——这是一个权威、开放、共赢的数据平台

 

 

本篇文章共3902字,阅读需要约15分钟

“中国气象数据网”是中国气象局开展气象数据汇集应用的权威大数据平台和对外提供气象数据服务的官方门户网站,立足社会公益,推进气象大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融合应用,坚持“权威、开放、共赢”的发展与服务理念,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公益、平等、普惠的气象大数据服务,致力于推动气象部门与社会各领域合作共赢、众创发展。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目前中国气象数据网已经形成了多平台(网站、移动 APP、微信、微博),多语言(中、英文版本)的综合气象数据服务门户,同时提供数据在线定制、数据API接口获取、移动APP服务、在线客服以及人工座席应答等多种服务方式。

2018年4月,在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由人民日报社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主办、腾讯公司支持的2017年度中国“互联网+”优秀案例(政务、民生、制造业)揭晓,由中国气象报社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申报,以中国气象局门户网和中国气象数据网为服务接口,实时为用户提供完整、 及时、稳定、准确服务的“气象数据共享与应用”案例脱颖而出,被评为“互联网+政务”十大优秀案例。

 

中国气象数据网可以提供哪些数据 ?

中国气象数据网以建立气象部门统一的公共数据服务政府平台为目标,以树立政府开放公共数据资源为典范,在《共享清单》基础上,不断开放和丰富气象数据产品,在线数据总量超过3PB。通过与风云卫星遥感数据服务网整合,自2016年12月1日起正式向公众发布,包含风云系列(其中FY-4A产品23种)数据在内的983种卫星遥感 数据及相关产品;以知识服务驱动科技创新,面向科研用户发布海洋、辐射、历史气候代用、农气、气象灾害、科考等96种气象数据产品。重点产品及服务如下:

地面资料:各种观测手段获得的近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资料。如地面观测站实时数据、地面气候资料、近地面边界层观测资料。

高空资料:各种观测手段获得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及其综合分析衍生资料,如高空探空资料、高空测风资料。

雷达资料:各类雷达产品实况数据,以及各种雷达探测和加工的数据和产品,包括基本数据、雷达反演产品。

卫星资料:通过卫星探测获得的气象资料和产品,如各类卫星资料的实况数据。

数值预报:指通过各种数值预报方法获得的各种分析和预报产品,如国内和国外的天气预报模式、环境预报模式等。

专题服务:各类专题气象数据服务,如“一带一路”、气象防灾减灾、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等。

气象数据+企业用户=促进应用创新和效益提升

手机上的天气APP花样繁多,各有其特色服务,时常让用户感觉“挑花了眼”。但包括墨迹天气、彩云天气等佼佼者在内的多款天气应用,其数据都来源于中国气象局。事实上,企业是对气象数据最感兴趣的群体之一。

气象数据用于天气APP,似乎理所应当。但你能想到外卖同样可以从气象数据中获益吗?其实,恶劣天气往往与外卖订单量成正比,利用这一特点,上海的一家外卖平台利用气象数据弹性调整送餐人员补贴及送餐费,大大提高了送餐时效性,缓解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基于共享的气象数据,社会企业还推出手机APP,将预报产品与用户位置信息进行融合,推送精准道路天气短临预报,能够通过收集用户对天气实况信息的反馈,经过机器识别、自动修正,使得对外发布的实况更加精准。部分公司通过收集用户发布的时景图片,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灾害性天气识别和灾情评估。部分公司瞄准“新零售”业,将天气大数据与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信息进行融合分析,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产能,为其减小和规避气象因素造成的风险。

目前,中国气象数据网企业实名注册用户数达 597 个,企业注册用 户主要从事气象相关行业(20.7%)、服务业(14.0%)、农业科学(11.5%)等行业,用户将气象数据与不同领域资源相融合,在交通运输、新能源、农业、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和服务、公共管理及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 智慧交通、智慧粮食等领域的开发建设中广泛应用。

2017年度,中国气象数据网对企业注册用户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气象数据开放每年可为企业节省近千万元开支,带来的直接或间接效益超过10亿元,占全部新增效益约18%。

 

气象数据+科研单位=支撑科研成果增长

空气污染如何治理?粮食怎样高产丰收?风能、太阳能发电的潜力如何?大气运动涉及方方面面,故此,在许多科研项目中,都存在对气象数据的需求。 在上海,上海市气象局与多家高校合作建立的交叉学科联合中心,将气象数据融入了医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建立起感冒、儿童哮喘、中暑等疾病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技术,以及健康气象预报业务规范和标准,为上海市多发病和慢性病预防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气象数据网为清华、北大、中科院、社科院等2000余家高校、各类 科研机构提供数据服务,累计支持各类项目2644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课题)1474项,有效支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

企业经济信息

 

气象数据+行业用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一手协力科研,一手帮忙实战。气象数据的开放还有效支撑了环境、 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国防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业务发展。特别是针对水利、交通等行业用户的需求,气象部门开放共享主要省会城市、江河流域、机场周边天气雷达数据,促进了各行业共同挖掘气象数据的应用价值和效益。宁波舟山港是江海联运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港口生产与天气关系密切,大风、海雾、雷电、台风等海上常见灾害性天气都会给航道通行和港口作业带来严重影响。在这里,气象数据融入港口管理之中,与海洋水文、船舶管理、港口调度、海事管制等信息进行深度融合和3D可视化,建立了港口专业预警信号、港区气象安全指数、动态船舶风险等级预报等组成的服务产品体系和多方共享指挥平台,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准确地分析、解读天气变化,既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又避免了因不必要的管制封航、停止作业等引起的经济损失,有效提升港口运营水平。

企业用户分布

 

气象数据+个人用户=激发万众创新活力

4月12日,在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的第五届“共享杯”全国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上,由中国气象数据网提供支撑的“TRMM 降水数据在黄淮海平原的精度验证与应用”获唯一特等奖。而这只是两年多来,中国气象数据网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类似大学生这样的个人用户的增加,是气象数据真正向公众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气象数据网注册个人用户涉及29个主要行业。依托科技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平台,中国气象数据网辐射全国300余所高校,气象相关专业参赛人数超万人,有效推动气象数据在高校群体的创新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个人用户以社会公益性行业为主,主要关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占检索量的50%以上,应用方向涉及专业研究、行业规划、交通保障等。数据开放为个人用户创造了一个将气象专业数据与个人专业领域结合应用的平台,个人利用气象数据创造更多的增值服务、个性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活力、更大价值。

个人用户分布

 

数据汇交:让气象数据在此“团聚”

气象资料,开放共享,惠及民生,利在千秋。气象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及举措有力支撑了各行业部门、科研教育机构以及社会企业和个人开展公益性开发、创新应用和气象信息服务,促进了气象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基于水利、海洋、农业、公路、高铁、航空、风电等气象服务以及业务科研需求,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个人等开展的气象探测活动也不断增多,而且一些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 等室内外微型气象探测设备也可随时随地开展气象探测,这些探测活动均可产生大量气象资料。要使这些分散的资料发挥更大价值,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资料汇交规范和汇交途径,将其集约整合和共享应用。如果能让这些气象数据“团聚”,无疑会发生“化学反 应”,迸发出更大能量。这一“寻亲”重任,就落在了被《气象法》赋予气象资料收集汇交社会管理职责的气象部门身上。2017年5月2日,中国气象局出台《气象探测资料汇交管理办法》。6月1日,依托中国气象数据网建立起了面向行业和社会的气象大数据汇交平台。该平台将集约、统筹海量气象资料,既包括气象部门的数据,也包括来自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个人乃至智能微型气象探测设备的气象观测资料,实现从“数据服务”到“资源服务”的升级。该平台建立了统一的汇交规范,实现汇交资源的收集、吸纳和存储。同时,平台建立汇交资料认证制度,为汇交数据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汇交者可申请注册数字对象唯一标识),并对汇交主体进行积分奖励,同时纳入气象信息服务的信用评价体系。

 

数据,走向未来

以权威保障质量,以开放带动共赢,两年多来,在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的大路上,中国气象数据网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并继续坚定而昂扬地迈向前方。按照《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办法》,2018 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将正式挂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中国气象数据网将履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职责,秉承“权威、开放、共赢”发展服务理念,持续推动气象科学数据的高效汇集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发挥气象科学数据资源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中国气象数据网将深度挖掘数据,形成特色加工产品,对接同行业应用,促进气象数据跨行业融合应用。

同时,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将继续得到加强,开发完善数据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用户评价和数据标星等功能,真正做到数据可追溯、用户可反馈、质量可量化。

另一方面,资料的定制服务将继续得到丰富,提升数据增值效益,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在线订阅获取相应的数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展示功能实现数据的在线分析与可视化。

内容来源于中国气象报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