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解读《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

 

 

 

 

 

 

 

 

 

 

 

 

 

 

 

 

 

 

日前,《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做好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行动纲领。随着《意见》的出台,未来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将如何发展,发挥哪些作用,有何具体措施?为此,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雅鸣接受人民网记者刘倩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记者: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均作出针对性部署。气象部门出台《意见》是出于哪些方面考虑,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面临哪些新要求?

  刘雅鸣: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等,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战略指引作用;国家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强调“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将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上升到国家治理理念的新高度。

  国家如此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与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基本国情密不可分。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更加剧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

  可以说,从现实形势到国家战略,都要求我们必须以新理念、新目标、新举措推动新时代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气象部门需要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在体制机制上推动统筹协调、属地管理、综合减灾、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在能力建设上强化灾害监测预报、突发灾害预警、灾害风险防范、灾害救援服务保障、灾害统筹管理等;在保障措施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强化人才保障。

  记者: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气象部门能够发挥怎样的职能和作用?

  刘雅鸣: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重要基石。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公益性突出、科技性专业性强、关联融合度高、支撑作用显著,是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基本建成中国特色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但面对复杂严峻的气象灾害形势,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仍存在能力建设、协调机制、平衡发展等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

  自然灾害的防、抗、救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精准、高效、权威的气象预报预警是综合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着眼于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认为气象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中可以充分发挥“六大作用”,即监测预报先导作用、预警发布枢纽作用、风险管理支撑作用、应急救援保障作用、统筹管理职能作用、国际减灾示范作用。

  记者:在2020年、2035年等关键节点,党的十九大已描绘出新时代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与之相对应,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何发展目标?

  刘雅鸣:我们的总体目标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建成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风险防范、灾后救援保障、依法管理能力显著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体系完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朝着建设现代化气象强国的宏伟目标,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将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到2020年,我们要实现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明显提升,建成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形成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地图,城市、乡村、海洋和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均衡发展,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明显降低,全社会抵御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有效提升。到2035年,我们将推动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和水平大幅跃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届时,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全球气象灾害治理的中国贡献力和影响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记者:“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意见》提出构建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可否具体阐释这一体系的内涵?

  刘雅鸣: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由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气象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等“五大体系”构成。这“五大体系”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核心,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是两翼,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是制度保障。总的来看,该体系既体现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防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又考虑到智慧减灾和综合减灾并重、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并重,还兼顾了城市、农村、海洋和重点区域的均衡发展。

  《意见》系统规划了“五大体系”的建设重点,包括着力建设立体化全覆盖的监测网络,发展无缝隙智能化的网格预报、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着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健全发布机构;着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推动全社会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意识;着力完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统筹协调机制、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机制等。

  记者:您提到建设“五大体系”要将智慧减灾和综合减灾并重,能否介绍一下,“智慧”元素在未来将如何融入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

  刘雅鸣:当前,气象部门正在大力推动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气象与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其成果将成为“五大体系”的重要支撑,广泛惠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各环节。

  气象监测是基础,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在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下,这张监测网将“越织越细”,实现对重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的智能感知。在智能预报方面,目前气象预报时效已精细到全国0-10天,空间分辨率达5公里,未来将进一步建立从分钟到年的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的预报业务,发展基于位置的全球格点化预报。

  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是气象部门面向行业、紧贴用户需求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智慧气象的重要体现。气象部门近年来针对航空、海洋、交通等多领域建立了影响评估模型和基于天气发生概率的风险矩阵,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已发挥重要作用,未来还将大力发展基于影响的预报预警,为减轻灾害风险打出更多提前量。同时,发展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全媒体的智慧气象服务,力争实现按需自动推送服务。

  记者:近些年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的考验并不小,作为打响“发令枪”的关键一环,如何以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平台,提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刘雅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气象部门扎实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国家、省、地、县四级相互衔接、上下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已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国家级预警平台已实现16个部门76类预警信息的实时收集、共享和快速发布,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5.8%,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时效缩短到5至8分钟。

  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是“五大体系”的重要一翼。我们将聚焦预警信息汇集与发布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部门合作,更加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努力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第一声音、权威声音”,切实提升我国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尤其是重点加强偏远农村、牧区、山区、海区等区域的预警信息传播和接收能力建设,发挥各类应急信息员队伍作用,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完善“叫应”机制,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记者:围绕国家战略任务,推动建设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五大体系”,我们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交出气象答卷?

  刘雅鸣:我们将一步一个脚印,深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七大行动”。包括城市、乡村、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示范计划,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人工影响天气以及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等能力提升行动。

  “七大行动”的提出,是基于“五大体系”的框架设计和“强职能、补短板、建体系、能落实”的建设思路。真抓实干方能破解难题,我们将行动重点聚焦在上述七个领域,路径更清晰、任务更聚焦、目标更明确。因此,“七大行动”是做好新时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抓手。

  记者: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对这一战略作出全面部署。落脚于气象工作,未来将如何深入推动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

  刘雅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直以来,农村地区都是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当前,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已基本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预警信息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但对照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仍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优先发展气象为农服务,坚持重中之重定位,服务现代农业生产,保障乡村绿色发展,助力精准脱贫。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绘制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地图,着力实现乡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组织责任体系全覆盖、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实现乡村气象预警信息精准到人,努力推动预警传播无盲区、无死角。

  记者:在雄安新区、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如何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刘雅鸣:气象部门长期以来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积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我们成立了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完善京津冀交通气象监测网;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气候适应性分析,为科学规划提供支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气象部门在数据共享、港珠澳大桥气象服务、区域防灾减灾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

  未来,以国家重点城市群为示范,我们将大力实施重点区域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示范计划。在雄安新区筹建新区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中心,科学规划建设综合探测网络,建立精细化预报预警系统,开展新区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在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将建立协同立体观测网和气象云服务协同工作平台,构建城市群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形成气象灾害风险一张图。此类示范建设还将覆盖到灾害高风险区域,例如实施东南沿海台风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开展西北区域生态保障气象服务等。

  记者: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气象部门在海洋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将有何作为?如何在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提升国际影响力?

  刘雅鸣:中国正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力促进海洋强国建设。围绕“海洋强国”“走向深蓝”等重大战略需求,我们将实施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行动。例如,强化海洋气象预警服务,基本实现我国邻近海域预警信息发布的有效覆盖,为重要港口、海上渔业提供有特点的气象保障服务等。气象部门还将推动“一带一路”气象发展,提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的气象灾害监测能力。

  在国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正在大幅提升。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气象局被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台风预报能力领跑全球,“风云”卫星惠及42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提升面向全球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动我国精细化网格预报,气候预测和专业气象产品将逐渐向全球拓展,大力推进世界天气中心、亚洲沙尘暴预报专业气象中心等国际中心建设,参与国际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计划、亚洲区域气象预警系统建设等。作为气象大国,我们有信心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为全球防范应对重大气象灾害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记者: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例如我国自主制造的首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增雨飞机“新舟60”,“增”出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在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上,气象部门未来还有什么行动?

  刘雅鸣: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救灾的有力手段。1958年我国第一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就是在抗旱减灾的强烈需求推动下开展的,到2018年人工影响天气已经历了60年发展。60年来,我国基本了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影天气业务体系,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作业规模居世界首位。近五年来,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累计增加降水2335亿立方米,防雹作业保护面积平均为58.6万平方公里。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提升区域统筹能力,发展新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并从业务流程、支撑保障和指挥水平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确保每一次作业效益最大化。为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我们将建设国家级试验示范基地,系统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研究,强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气象部门在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离不开各部门、全社会的力量,在汇聚合力方面,气象部门是怎样考虑的?在组织保障中,还需做好哪些工作?

  刘雅鸣:气象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开放合作,与民政、国土、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安监等多部门在信息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用共享方面合作成效显著,类似于此的开放合作力度在未来将进一步加大。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准则、搭建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参与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创造条件。我们还将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顶层设计与修订等,推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更健全、更完善。

  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同样离不开公众的科学认知。气象部门将通过实施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科普宣传能力提升行动,提高科普宣传业务服务能力,面向公众推出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科普宣传作品。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的理念和意识真正扎根社会公众,推动大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汇聚起防灾减灾救灾的社会合力。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