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又到了农历的年末
寒冬腊月
寒冬早已到位
腊月也已到来
对于腊月你知道多少呢?
腊月起源
农历十二月,也就是传统民间俗称的“腊月”那么,农历十二月为何又叫“腊月”呢?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俗称为岁尾,有腊冬、残冬、穷冬、腊月、冰月、余月、极月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悉和熟知的当属“腊月”。之所以叫“腊月”是因为“腊”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祭”名有“冬至后三戌祭百神”之说,即每逢冬至后的第三个纪日干支中含有地支“戌”的日子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传统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拜神敬祖,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这种祭奠仪式称为“猎祭”,因“腊”与“猎”通假,“猎祭”遂写成了“腊祭”。因而年终的十二月被叫做腊月
腊月习俗
腊月市
一进腊月,市面骤现繁荣
这是一年内的特有市场,叫腊月市
先是卖咸肉(即腊肉)和粥果的
为“腊八”做准备,如核桃、枣等等
还有各色野味,大佛花等
过了初十,开始卖卫画门神
窗户眼、天地百分等
二十日以后,以卖糖瓜
糖饼、江米竹节糕等物
是为“祭灶”准备的
二十五日以后,卖芝麻橘
松柏枝等物
为除夕之夜做准备
货物齐全,琳琅满目
价格也相对的涨高
京师谚语有“腊月水土贵三分”之说
唐花
腊月间进宫的鲜花是在暖房里培养出来的
也叫“薰花”,明代以牡丹为主
清代时又用金、铜等作为陪衬
红黄相间,更为艳丽
后来,不仅作为贡品
官宦之家亦互相馈赠
隆冬腊月花农甚为辛苦
需昼夜不停地摊火
保持温气,培养诸花
据说此法始于汉代
后来除花之外,又增加了青韭
蒜黄,冬葱等鲜嫩蔬菜
腊八儿
明代时,于“腊八”之前数日
就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早晨再加粳米
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等煮粥,叫“腊八粥”
粥熟后,供在先祖面前及门窗、圆树、井灶之上
然后全家皆食和馈送亲友
有地位的人家,熬粥用米是皇宫内赏赐的
因而这天也叫“王侯腊”
传统民间互送腊八粥的同时,还送“激白菜”
这是刚入冬时腌制的
各家于这天腌制“腊八蒜”,剥蒜浸入醋中
到年三十吃饺子时食用,醋香蒜碧,别具风格
窖冰
腊八那天,京城各河开始打冰
内城御河所起之冰贮藏在“内窑”
太液池所起之冰,贮存在“雪池冰窖”
各护城河之冰,都在就近河边土窑存放
待夏季出售
晚清时打冰已不限于腊八
一般冬至“三九”期间即可
据记载,打冰之俗起于周代
“周成王命凌人(打冰人)斩冰”,纳于凌阴(冰窖)
可见此俗历史悠久
上世纪五十年代,什刹海边上依然能见到打冰的
打得整整齐齐的大冰块
从岸边坡路上拉走装车,送往冰窖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三小年,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炖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都到了
新年还会远么
提前说一句狗年大吉
应该不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