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多雨带位置有显著的南北移动特征。根据全国多年降水量数据统计发现,1961年以来,“七下八上”期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多雨带位置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1960年代,主要多雨区在东北到华北,南方为次要多雨区;1970年代,主要多雨区在华北,南方为次要多雨区;1980年代,主要多雨区在黄淮到江淮;1990年代,主要多雨区分别在东北到华北北部以及在江南到华南北部。进入21世纪后,2000年至2010年,主要多雨区在江淮;2011年至今,主要多雨区在华北和江淮东部。降水量统计结果发现,华北雨季累积雨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专家认为,近10年“七下八上”华北雨季降水量增加,主要是气候系统的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全球变暖共同影响的结果。一方面,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率受到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的显著影响,近10年PDO为明显的负位相,负位相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偏强,从而有利于北方降水偏多。另一方面,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东亚大陆与其周边海洋的升温速度不一样,大陆较海洋升温更快,导致海陆热力差异增加,使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增强,从而有利于将更多的水汽从低纬度地区输送到我国北方地区,造成该地区的降水增多。
此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加,极端性强降水突发、频发。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华北雨季的降水具有多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其中近10年降水量增加,降水集中期出现显著的暴雨洪涝灾害。大气中水分增多和大气环流移动减慢可能共同导致极端降水事件频发2000年以来,“七下八上”期间,我国北方暴雨次数增多,强度增强,且持续时间有所增长。极端降水事件越来越频发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气候变暖导致的大气中水分增多;另一方面,大气环流移动减慢导致的低气压持续盘踞不动会造成影响时间更久。理论上,温度每升高1℃,大气中的含水量会增加7%,有可能导致极端强降水强度变强;同时,当夏季大气环流的移动变得缓慢而不稳定时,往往意味着热浪和干旱(与高压系统有关)和暴雨洪水(与低压系统有关)都会变得更加持久。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全国总的降水量变化不显著,但小时降雨强度在明显变大。也就是说,过去有很多小雨级别过程,但现在小雨不多,中雨及以上级别过程则比较多;此外,最近几年台风北上的趋势比以往更明显,进一步加剧了北方强降水发生的概率;最后,对城市区域来说,“热岛”和“雨岛”的混合效应也会进一步加剧暴雨的频次和强度。
全球将面临更强的降雨,我国降水分布也将表现区域性差异从全球范围来看,气候变暖将加剧水循环,导致更强的降雨和洪水,高纬度地区降水可能会增加,而在亚热带的大部分地区降水则可能会减少。在我国,“七下八上”关键期,未来降水仍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相对于1986-2005年期间,21世纪近期,除新疆北部外,全国大部分区域的降水呈增加趋势,西南部地区略有减少;21世纪中期,中国地区降水变化分布形态会有所改变,西北地区除新疆北部个别地区仍为减少外,其他区域的降水将增加,华南北部地区的增加幅度更加显著;21世纪末期,西北和东北降水增加的大值区进一步扩大。
具体到京津冀地区,21世纪近期,大部分区域降水呈增加趋势;21世纪中期,降水增加的区域缩小,南部减少区域扩大,最大减少值可达10%以上;21世纪末期,降水增加区域进一步缩小,东北和东南部分地区均表现为减少趋势,但减少幅度相对较小。京津冀地区区域平均的未来降水的变化趋势显示,21世纪降水主要以减少为主,但年代际波动较大,相对于1986-2005年,2020-2030年、2040-2050年和2070-2080年三个时段的降水主要为增加,其他时段主要表现为减少,变化值一般在-10%~6%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