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 推动实况业务迭代升级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聚焦数算一体赋能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不断推动实况分析技术更新迭代、业务体系优化提升、应用价值融合实现,为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快速、精准和自主可控的实况数据支撑。

  坚持需求牵引,强化实况分析关键核心技术逐步自主化,提升实况产品质量
  无限接近大气的真实状况是气象实况业务的发展目标。通过最优分析,消除各类观探测的系统偏差和复杂下垫面条件影响,得到准确的实况场,是气象实况业务的目标,也是难点所在。信息中心坚持需求导向,近两年深入26个国省一线单位调研73次,梳理“十四五”规划期间核心业务24项390种实况需求,动态调整研发计划;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了“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大气—陆面—海洋”耦合发展的技术体系,全球实况为区域实况生产提供背景场与驱动场,区域实况为局地更高分辨率实况生产提供背景场,大气—陆面—海洋相关要素互为支撑、迭代发展。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气象数据机构发展规划和技术路线,在“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优化最优插值、多重网格变分、人工智能分析等20余项气象资料处理和融合分析关键技术,全球实况产品质量总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截至2024年8月底,25套实况分析产品通过中国气象局高价值产品准入,实况分析产品对天气气候核心业务支撑率提高至86.1%,初步做到气象业务科研源头数据安全可控。
  坚持数算融合,强化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技术协同创新,提升实况业务时效
  时效是实况业务的“生命线”,需数据采集、计算加工、存储服务全流程“分秒必争”提高时效。信息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围绕实况业务需求,协同攻关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集约化研发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全流程提升实况产品时效。
  提升数据源获取时效,革新观测数据传输协议,从文件传输升级为流传输,实现数据从采集、传输、解析到入库全流程的内存交换,7万多个地面自动站、250多部雷达实时观测数据的传输入库时效从分钟级提升为秒级。
  提升实况算法计算时效,基于工作流引擎研发气象产品加工流水线,统一集成超算、智算和通用算力资源,以及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内存计算等计算框架,以数据源触发、容器化调度自动编排计算流程,实现计算过程各环节无缝衔接、智能调度,逐小时融合降水产品时效从15分钟提升为4分钟。
  不断提升产品访问时效。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等业务多以实况为基础,针对其应用场景多样、访问需求各异的特点,综合采用表格型、时序型、空间型等多种国产化分布式数据库对实况产品进行多维度组织、索引、存储和缓存加速,提供数据叠加、序列分析、空间裁剪等多种服务,平均响应耗时仅0.3秒。
  坚持勇立潮头,支撑新技术在核心业务应用,丰富实况业务内涵
  实况业务高质量发展与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气象应用密不可分。信息中心抓住新一代超算系统建设测试时机,组织开展全球和区域实况分析产品历史回算,建立了45年长度全球10km/1h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CMA-RAV1.5)和14年长度中国1km/1h大气实况分析产品,支撑“风雷”“风清”“风顺”大模型运行以及人工智能预报大模型示范计划。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实况业务中的应用,提升实况业务产品质量,例如:研发集成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质量控制方法,显著提升观测稀疏区、复杂地形区小时降水质量控制能力;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实况数据降尺度技术,提升实况微尺度特征表征能力。
  坚持应用导向,应用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在线服务技术,创造实况业务价值
  应用成效是实况业务的“试金石”。信息中心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研发形成可视化的“天擎•实况”,结合27类丰富的地理信息图层,细化分流域、分区域、分灾种的专项服务场景,研发台风、暴雨等交互分析服务接口,实现历史极值与实况全产品、快服务、精细场景的一站式可视化服务。“天擎•实况”平均年访问量2亿人次,为国省市县业务系统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有效支撑台风、强降水、高温、寒潮等多场景天气会商、过程分析与决策服务,为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多次重大活动提供气象服务保障。在“23.7”华北暴雨、四川雅安暴雨、辽宁葫芦岛暴雨等灾害应急保障工作中,应用融合分析实况及时插补中断的693个站点数据,保障了防汛调度。
  坚持机制创新,通过团队建设引领和项目人才配套激励,创新实况业务活力
  实况业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队伍的支撑。信息中心以气象实况分析重点创新团队为龙头,搭建人才梯队,创新性采用国省双首席制,省级成员覆盖31省(区、市),占比超40%;成立地球系统大数据科学指导委员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立战略研究专项资助合作机制,在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和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中首次开辟气象信息领域;自筹资金面向省级单位设立“揭榜挂帅”榜单28项(其中实况技术7项),以解决实况业务国省共性问题;建立国省访问学者制度,仅2024年就培养了来自13个省份的15名访问学者。目前,已培养中国气象局高层次专家人才16人、正高级专家17人,省级骨干近百人,有效促进了实况业务人才队伍的成长。


来源:中国气象网

责任编辑:栾菲

审核:苏杰西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