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徐达:系牢纽带 同心共行

看着计算机屏幕上弹出的最后一串字符,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系统发展室工程师徐达感慨,

“总算把‘天擎’里缺失的历史数据资料补齐了,这样后面工作开展就顺畅了!”


2023年2月,徐达作为中国气象局首批下基层服务锻炼的青年专家中的一员,来到江苏,开始了他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与江苏省气象信息中心之间“搭桥牵线”的任务。

“一方面,我们希望能将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天擎’及气象综合业务实时监控系统‘天镜’,在省级单位进一步推广应用,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切实解决江苏的实际问题,协助江苏打造集约、稳定、高效的信息系统。”

带着这样的信心与目标,徐达开始梳理江苏气象信息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难点堵点——首先要完成的,便是补齐历史数据资料这项工作。“气象信息需要完整扎实的数据基底。‘天擎’在江苏上线之后,我们发现,2020年前的一段历史数据资料有所缺失,将这部分资料补齐是目前最重要的事。”通过一次次调试上传,徐达最终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有效保证了气象数据资料国省一致,推进了“天擎”在江苏的本地化应用。

徐达还注意到,负责运维的同事在值班时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这样长时间的“盯梢”很容易降低工作效率,徐达迅速报告这一情况并积极沟通,争取为江苏“天镜”优先开发“邮件告警”模块,成功实现手机实时提醒、叫应功能。

将问题报上去、将技术带下来,徐达主动承担起“沟通纽带”的职责,为国省联动建立起更加坚固的桥梁。

1.jpg

达在省气息中房查器运行情况。

夯实基础后,如何将气象信息以更快速度、更高效率传送到前段用户手中?

为此,他主张使用“数据湖”技术,接入欧洲中心大气模式集合延伸预报产品、全球海表温度实况融合分析产品等70余种本地化资料,通过打造统一的服务目录和对外数据出口,避免底层自建数据系统,实现气象数据信息集约化、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既便于用户对所需数据的直接提取调用,也实现了计算资源最高效率使用。为进一步疏通气象信息从公共源头、传输、解码、入库、存储到出口、服务的各个环节,他参与优化数据传输链条,积极推进“产品加工流水线”本地化应用。

“简单来说,就是将各单位需要运行的算法融入整个气象信息的传输链条,在流水线上既提取算法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又为此提供算力支撑,最大限度实现系统高效集约。”徐达介绍,2023年,省气象台还将省智能网格预报1小时降水校验等13个算法,成功融入这条“产品加工流水线”,进行业务化使用。

徐达结合本身的岗位职责,将实现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厚植于心、深耕于行。通过研发和技术攻关,徐达开发了健康指标系统,为“天擎”进行“体检”,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功能——可通过考察存储量、算力、接口响应时长等60多个指标,对系统进行全方位检查,在问题发生前尽快进行人工干预,有效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这项工作大大提高了系统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体检”功能已在全国所有省份正式上线。

2023年10月,徐达随队“返回”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对国省两级高价值气象数据转化应用、人工智能应用训练数据集研制等进行技术调研,并参与编写《气象数据三维可视化平台建设方案》《云网一体气象信息综合业务系统建设方案》,为省级单位信息化发展出谋划策。

“在江苏,我了解了更多省级部门的实际需求,也积累了一线工作经验。”徐达表示,“将继续加强沟通,发挥好国省沟通的‘纽带’作用,为气象信息高质量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