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多国发生暴雨洪水
降水型式改变后
如何有效应对极端气象灾害?
近期,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韩国等亚洲多地出现持续强降水并引发大范围洪水以及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研究揭示,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亚洲的季风格局和降水模式。现实中,变化及其影响已经到来,该如何应对?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日,印度尼西亚,海平面上升和潮汐洪水的影响导致当地300所房屋失踪。 图/视觉中国
7月18日,印度最具标志性建筑——泰姬陵的墙壁被上涨的河水拍打着,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亚穆纳河水首次触及泰姬陵这座近400年岁月的白色大理石建筑外墙。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还是在1978年。亚穆纳河是恒河的重要支流,7月以来,受季风降雨影响,其水位持续上涨,淹没了德里部分地区。7月24日,亚穆纳河水位高达206.56 米,比205.33米的危险水位高出1米多。如果继续升至 206.7 米,那么亚穆纳河哈达尔洪泛区可能会被淹没。虽然每年6月至9月袭击印度的季风降雨会定期带来洪水,但是今年创纪录的降雨量还是给印度北部大片地区带来了不寻常的影响。印度阿萨姆邦因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108个村庄,导致超过11.5万人流离失所。北阿坎德邦、喜马偕尔邦、哈里亚纳邦和旁遮普邦等也因山体滑坡和房屋倒塌遭受大规模破坏。6月以来,巴基斯坦部分地区同样受季风影响、遭遇强降雨袭击。降雨导致旁遮普的河流水位上涨,淹没了数百个村庄,至少1.5万人流离失所。进入7月,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及部分城市也出现暴雨天气,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将有更多降雨,其所有相关部门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过去10天,印度北部和西部沿海、巴基斯坦北部等地累计降水量为100毫米~200毫米,印度西部沿海部分地区达300毫米~700毫米,局地日降水量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在韩国,当地7月9日以来一直遭受暴雨侵袭。7月20—25日,韩国中南部累计降水量为80毫米~200毫米,中部局地超过320毫米。这轮强降雨共导致韩国15个市道的111个市、郡、区上万人临时转移;持续暴雨还造成约2万多户家庭停电,多地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在气候变暖加剧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得更加频发,且强度增加。专家分析,7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大陆高压打通,形成带状分布,强度偏强且位置偏北,有利于其南侧西北太平洋、南海及孟加拉湾等海域热带低值系统活动。就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言,强降水主要影响系统是维持在孟加拉湾至印度半岛的季风低压系统与副热带高压,且持续时间长,造成上述地区出现暴雨。韩国暴雨主要是由于东北冷涡东移,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侧暖湿气流结合造成的。7月初,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预测,厄尔尼诺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续的可能性达到90%,并且至少为中等强度。当前,厄尔尼诺事件正在热带太平洋地区发展,这是否与亚洲近期多地暴雨天气有关呢?一般来说,在厄尔尼诺发展期,亚洲部分地区,比如印度和中国夏季降水会变得更加异常。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期间,印度多地暴雨成灾,巴基斯坦也遭遇大规模暴雨侵袭。然而,每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均是独特的,对不同地区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其对亚洲地区的暴雨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整体来看,厄尔尼诺事件通常会造成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增加。相反,它也会引发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南亚部分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发生严重干旱。基于紧急灾害数据库(EM-DAT)的数据显示,亚洲洪水事件总数已经从1970—1980年的303起增加到2011—2020年的1541起。同期,干旱事件总数从85起增加到152起。这些洪水和干旱灾害会危及人类生命,破坏房屋和公共基础设施,摧毁农作物,带来经济损失。有研究表明,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亚洲的季风格局和降水模式,包括降雨量和降雨时间。气温上升将加剧雨季强降水,并延长旱季干旱时间。孟加拉国首都达卡附近,一名男子骑着人力车蹚过洪水。这个低海拔国家今年有三分之一国土遭受了十年一遇的最强降雨。图/AP就我国而言,随着气候变暖,未来30年我国淮河流域、长江和黄河上游降水可能增多,而西南地区的旱情可能会持续。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显示,未来我国汛期大雨带将北移,新疆南部、三江源区、黄河下游、淮河流域、东北南部等地降水会明显增加,南方会频现旱情。这与近些年我国雨带明显偏北、北方多雨、黄河汛情加重、南方不时出现干旱的情况相一致,而这些变化都与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系统格局变化有关。在更加猛烈频发的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面前,各国都面临巨大挑战。专家呼吁,应尽快建立具备气候韧性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暴雨洪水预报预警技术,完善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升预报预警的时效性和精准度;完善防洪工程措施体系,强化流域系统治理理念,构建流域水网工程体系,推进流域水土保持和上游防洪水库建设,在重点地区加固主堤,增强平原区排水渠系排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