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南、华南多地高温持续攀升,在5月30日的全国气象站点最高气温排行榜上,再次出现“未超过40℃便跻身不了前10”的“火热局面”。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些网络媒体援引部分网友的质疑:“为何手机显示的预报温度和气象部门的温度不一样?”“是否为避免停工停产,气象部门进行了‘高温低报’?”
事实上,就如同每个夏天都会出现高温天气一般,“高温低报”的炒作,向来也是“虽迟但到”。只要高温天气来袭,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者免不了要费一番口舌,来讲解下气温与体感温度的差别。
气象部门所发布的“气温”,是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由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对百叶箱的设置环境也有明确、严格的要求。人们手持温度计在马路路面、屋顶天台测得的温度,均不属于标准气温。有研究显示,在同一座城市,阳光强烈照射下,柏油路面1.5米高度上的温度,可能会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高4℃至5℃。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别特殊环境下的温度测量极不稳定,只有全球统一标准的气温数据,才具备代表性、科学性、研究性。
至于人体所感知的温度,通常会受到环境、湿度、风速,乃至城市“热岛效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个人情绪也会影响对气温的“判断”。譬如,即使没有达到35℃以上,只要气温在30℃左右、相对湿度超过80%,人体就会感到闷热、不适,甚至引发中暑。大家抱怨说,“感受的温度比气象部门报的高”,对大部分城市居民而言,属于一种正常现象。
作为一门预测科学,天气预报目前虽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但其准确率一直是衡量气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相对来说,气温预报的技术比较成熟、可靠;气象部门还会对预报进行检验。所谓故意“报低”的揣测,是不值一哂的。
那么,这一“千年老谣”为何总有生存的土壤?一方面,意味着我们的科普工作仍任重道远。一些看似简单,且已经科普过多次的问题,只要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就有可能被一些自媒体反复“炒冷饭”、赚流量。科学普及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坚持将复杂难懂的气象知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方式,反复传递给公众,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另一方面,“高温预报”之所以“自带流量”,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各部门服务保障的更高需求。
首先,应该从技术方面,努力弥合人们气温感知上的“落差”。除了气象站测得的气温以外,人们或许也迫切需要掌握更精细化的、更具针对性的体感温度指数,以此指导自己的穿衣和出行;目前,在一些大城市的气象服务,以及重大活动及赛事的气象保障中,气象部门已提供了诸如地面温度、室内场馆温度等产品,未来,不妨尝试将其应用得更广泛一些。其次,人们在高温天气下的安全生产,及劳动者权益应得到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不仅仅要参考气温的高低,也应将日照强度、湿度等充分考虑进去,并结合具体作业环境,做到“一场一策”,切实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