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东亚沙尘活动减弱,主要驱动因子居然是它!
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
东亚沙尘暴整体呈减弱趋势
原因是什么呢?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德国科隆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和国家气候中心等机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研究称,气象要素变化是导致近20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驱动因子。
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近20年来东亚沙尘暴活动演变的原因及机制,同时也为未来沙尘变化趋势的预估提供关键线索。
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东亚沙尘暴整体呈减弱趋势,特别是经历了本世纪初沙尘暴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后,近20年来沙尘暴持续减弱。研究者利用团队开发的风蚀起沙模型,开展了2001—2017年东亚地表起沙通量的模拟试验,并量化了地表风速、土壤湿度、植被覆盖等不同因子对东亚沙尘暴活动减弱趋势的贡献。
结果表明,相较2001年,2010—2017年东亚主要沙尘源区的起沙量从3.08亿吨/年减少到2.02亿吨/年,减弱明显。从变化的原因看,沙尘源区上地表风速减弱、植被覆盖增加、土壤变湿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分别贡献46%、30%、24%。可见,风速减弱起主导作用,而植被覆盖增加和土壤变湿也起关键作用。
研究显示,气象要素变化是导致近20年来东亚沙尘活动减弱的主要驱动因子。近年来的风速减弱可能与全球变暖、气候系统年代际变化有关,植被覆盖增加则与地表气温增加、生态恢复工程等紧密相关,而土壤变湿可能与降水的变化有关,但其原因更为复杂。因此,预估未来沙尘活动的变化趋势需要同时考虑这些要素的综合影响。
来源丨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丨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通讯员周权 全媒体记者 吴鹏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叶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