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三重”拉尼娜,一再热炒“冷冬”概念为哪般?

近日,“三重”拉尼娜事件备受关注

出现了不少关于“冷冬”的声音

为何会这样?

最近,“三重拉尼娜”事件备受关注,关于“冷冬”的讨论迅速占据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榜。这一“自媒体前脚炒作,专家后脚释疑”的剧情年复一年,如期上演。网络上关于“冷暖冬”的热度,为何居高不下?

事实上,关于冷暖冬,气象学里一直有着明确的判定标准。从专业的视角看,判定冷暖冬的基本依据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则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就单站而言,如果单站平均气温与常年平均气温的温差,大于等于气温标准差的0.43倍,则为暖冬;反之,如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冷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气象部门判定当年是否为冷暖冬,正是根据这一标准,在冬季结束之后给出结论。

简单来说,此前,在气象界,冷暖冬本就不是一个“预测概念”,而是对冬季气温状况的一个事后“认定概念”。

当然,这与公众对“冷暖冬”的认知,有着一定差距。故而曾有“段子手”揶揄道:“等冬天结束再说冷暖冬,那我也能做到。”而从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福祉的角度来看,如今,各行各业对冷暖冬的判断需求,也不仅仅满足于“事后认定”程度。

因此,近年来,国家气候中心均会开展冬季气候预测,并向公众发布。尽管从概念上看,专家对冬季偏暖还是偏冷的预测,与学术定义上的“冷暖冬”仍不完全一致;但从服务的角度看,对公众发布冬季气候预测,已能够较好地满足民众以及供暖、健康、交通物流、设施农业等行业的需求。

其实,关于冷暖冬、冬季气候预测的科普及解释工作,气象专家一直孜孜不倦在做。但部分自媒体出于对流量的过度追求,仍执着于炒作,试图贩卖“天气焦虑”。但关键在于,在炒作概念时,科学问题不应被扭曲,有些事情还是应该说清楚!

就拿今年而言,拉尼娜跟冷冬并没有必然联系。根据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可能持续到冬季。但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秋冬气候的因子之一,其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子的影响,大气系统的内部变率也将起到重要作用。国家气候中心的冬季气候预测也明确提出,今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强度总体偏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

也就是说,今年冬季总体仍然是偏暖的趋势,但有阶段性寒潮和极端低温出现的可能。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谈拉尼娜而色变。“三重拉尼娜”也绝不是“三倍”拉尼娜。对于冷冬的炒作,不宜听信个别平台的忽悠,应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气候预测及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广大气象工作者也应从中了解群众的迫切需求,继续加强关于气候预测领域的研究,努力提高预测产品的精准度和实用性,并持续做好科普工作。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叶海英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星月 刘佳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