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激动!热血澎湃!”多位气象科技工作者在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后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他们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气象力量。
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熊绍员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将以此作为新时代开展气象科技创新的重要遵循,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在气象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科技引领支撑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定位、首要目标、首要任务;重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创新平台基地,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创新人才战略布局,努力建设世界重要气象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报告中提到“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在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曾沁看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事件频发、多发、重发是当下各国利益汇合点之一。在国际气象服务中,要牢牢抓住各国发展中的“利益汇合点”;特别要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各国人民真实的安全感,转化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海外需求的能力;推动国际气象科技深度合作,探索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引领和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需求牵引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创新同样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数值预报是气象领域的“芯片”和“国之重器”。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副主任沈学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全球竞争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等论述印象颇深。对此,他干劲十足,“我们有能力也必须做出有‘中国科学家印记’的原创性工作,真正成为国家战略科技气象力量支柱。同时,要有世界级科学家的胸怀和国家情怀,坚持全球开放和合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天气预报领域,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技术开发首席、强天气预报中心技术总师郑永光深感责任重大。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协作和联合攻关,继续开展强对流天气机理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业务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强对流天气精密监测和精准预报能力。
报告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同样引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气候预测室总工程师陈丽娟对于研究和应用的进一步思考。她认为大气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要由需求驱动,因此要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应用价值。作为民盟盟员,陈丽娟也对报告中提到的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内容深表认同。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听党话、跟党走,做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聆听报告之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雷达气象中心)雷达运控室主任陈玉宝信心满满,“我国已经建成了包括236部雷达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十年来观测能力稳步提升。下一阶段我们将瞄准数字相控阵天气雷达,开展下一代天气雷达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自主可控,不断提升数据精度和一致性,着力提升预报产品精度。”
气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数据的支持,过去十年气象部门深挖数据价值,研制了一系列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站在新阶段,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气象数据研究室主任、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专家张志强踌躇满志,“作为气象数据产品研发人员,我们将聚焦气象数据业务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确保发展全球气象业务和科研所需数据自主可控,为建立世界一流的地球系统大数据中心添砖加瓦。”
刚刚获得世界气象组织维拉·维萨拉教授博士优秀研究论文奖的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副站长、风云四号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地面系统总设计师郭强告诉记者,报告让他回想起风云气象卫星事业五十年来的风雨历程。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也成为与欧美同台竞技的气象卫星大国。
合力驱动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报告将科技、人才、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汇聚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十年来,中国气象局整合部门内外力量,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气象高质量发展高地。
作为气象部门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肩负提升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测能力的重任。实验室主任梁旭东表示,气象科技是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报告激励实验室人员在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理论和技术研究中更加充满信心。
报告在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南京院”)、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以下简称“台风所”)、中国气象局海洋气象研究院(以下简称“海洋院”)等机构中同样引起强烈反响。
听到报告特别提到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时,南京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刘端阳非常激动,“责任与压力并存,我们将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和气象高质量发展,加快气象与交通交叉领域的科技创新,做好交通气象科学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将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造福广大人民。”
当前在我国台风科研业务领域,缺乏系统而兼具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台风观测试验是制约我国台风预报的瓶颈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定了我们开展野外科学试验的决心。”台风所副所长、上海亚太台风研究中心主任汤杰表示,将积极开展跨部门跨行业合作,结合我国国情,针对不同目标开展专项台风科学观测,为精准预报台风奠定坚实基础。
“我切身感受到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越来越强,我们有信心将海洋院做大做强!”报告让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管理处副处长王轩对海洋院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多憧憬。今年7月,海洋院正式揭牌成立,为海洋气象业务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青藏高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但西南地区天气预报曾是我国天气学一直难以攻克的难题。报告明确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这让我们开展西南天气预报‘补短板’工程更加有底气了!”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所长蒋兴文难掩激动,中国气象局正大力推进与四川省共同建设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将进一步聚集部门内外优势力量,更好地服务保障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西南地区清洁能源开发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凝心聚力 提升气象科技支撑能力
报告既充分总结了过去十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大成就,又高屋建瓴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前国家的科技创新大环境为气象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报告展现了新时代的非凡成就,特别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作为科技工作者,我备受鼓舞,倍增动力。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将继续奔走在青藏高原科考和研究一线,为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作出新贡献!”数十年来致力于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应用,加强多领域交叉、跨部门联合攻关研究,锚定对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气象科学研究目标,为青藏高原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与技术支撑。
“使命在肩。在预报技术大力发展的十几年里,我也从预报新兵逐步成长为首席。新的征程,我们将不断推动精准预报向数字化、客观化、智能化发展。”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同时也是党的二十大气象保障专班成员的赵玮说。
气象产业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提供气象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的集合,是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华云气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云集团”)科技管理部经理、正高级工程师王柏林表示,华云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报告中“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要求,对标《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有序促进气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深化科技和产业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局属企业在资源、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硬核实力,成为气象产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为增强我国气象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竞争力贡献力量。
2020年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全面完成,许多测报员转型为科研人员,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副所长岳平曾是张掖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的亲历者,对测报岗向科研岗转型深有体会。“作为气象科技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而深入开展干旱气象科学研究、提升重大干旱事件的监测预测水平和预警能力,这是我作为干旱气象研究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岳平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才”,为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8月24日,《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发布。“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揭榜挂帅’制度的落实中,建立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以业务转化为导向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以业务贡献为导向的科研机构平台和科技人才团队评估机制。”河北省气象局预报处处长王新龙说,河北作为中国气象局“揭榜挂帅”制度试点省份之一,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做好示范工作。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