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奋力开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 人民日报

转自《人民日报》(2022年06月14日第15版)


奋力开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气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气象工作者肩负新的光荣使命,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勇担历史责任,全面落实《纲要》,奋力开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保障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气象高质量发展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气象事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如今气象服务已成为百姓不可或缺的基本公共服务。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气象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气象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气象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关联性不断增强,气象信息、数据等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行各业。防汛抗旱、应急调度等工作需要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预警,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保供、海洋经济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都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气象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实现气象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协调发展,着力补齐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拓展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域范围;坚持开放发展,着力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坚持共享发展,着力保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


二、准确把握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


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气象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突出气象事业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属性,统筹推进落实发展的各阶段目标和任务,切实转变发展的思路和方式,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明确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近期目标是,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能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气象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气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先进的监测系统更加精密,无缝隙、全覆盖的预报系统更加精准,气象服务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步提高。


明确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实现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思路和方式,实现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升气象国际竞争力,实现我国由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转变。坚持需求牵引发展,针对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多样化精细化的需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优势,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更大程度激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三、全面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任务


我们将始终坚持党对气象事业的全面领导,用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气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全面落实、目标如期实现。


大力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气象战略科技力量配置,打造世界气象科技创新高地,在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模式、灾害性天气预报等关键核心技术和天气机理、气候规律等基础研究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国际气象科技合作,不断提高气象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综合立体、协同高效的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提升气象设施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发展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数字化的精准预报系统,大力加强自主可控的地球系统数值预报,有效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和提前量。发展智能研判、精准推送的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探索打造面向全社会的气象服务支撑平台和众创平台。打造高度集约、技术先进的气象信息支撑系统,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气象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建设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构建数字孪生大气,模拟真实地球大气系统,更好地分析研究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的相互作用。


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水平。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行各业,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等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不断完善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持续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着力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开展气候资源区划研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加强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能力建设,提升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


持续加强高水平专业化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世界高水平气象人才高地,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气象高层次业务、科技、管理等各方面人才。选优配强各级气象部门领导干部,强化气象基础人才、基层人才储备,健全气象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气象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气象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


新征程上,全体气象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气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锐意进取、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开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 | 人民日报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文科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