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今天
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致敬
一起来回忆
气象科技大家的这些事儿
他们书写的“细节”
至今,能带给我们无穷力量
(1890.3.7-1974.2.7)
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1909年,一位来自浙江绍兴的削瘦少年走进了唐山路矿学堂(现西南交大),在土木工程系学习。一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二批“庚款”赴美留学生。
这位少年,就是现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毕生为国“求是”的气象事业和物候学的开拓者。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作为气象学家,天气、物候如桃树开花了、柳树长出叶子了、燕子从北方飞来了,他都有记录。
这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并不奇怪,但是在竺可桢的日记中,好多东西他都要记。如参加一些比较大型的重要的会议,三十几个人的名字全部记下来 。大家奇怪,他的记忆怎么这么好?后来才知道,他有个随身笔记本,在会上哪些人报告,谁发言了,谁的发言从10:00到10:45;下一个谁发言,从10:45到11:25,他都有记录。
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喜欢旅游。拍照片时的距离、光圈、速度都有记录。如果乘飞机出差或旅行,飞机几点起飞、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看到什么样的云,云下面看到什么地方,他都有记录。可以这样说,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坚强的毅力才能做到这一点。举例:1936年8月11日,他从南京乘汽车到杭州,在汽车上他盯着车上的里程表,以此来算出从南京到杭州的距离,连见到几辆自行车等等都记下来。日记原文如下: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06.10.28-1962.6.9)
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新中国第一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技术者协会的发起人之一
涂长望1906年(清光绪32年)10月出生于湖北汉口汉正街一个贫寒之家。童年生活的艰辛,使他萌发了奋发图强、振兴中华、为中国人争气的志向。
1926年,涂长望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科学系。读书期间他深受“五四运动”和北伐革命浪潮的影响,热心于爱国民主进步事业。他认识到,人的一生要以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去追求真理,救国救民。1930年,他考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研读经济地理。从涂长望住的公寓到伦敦大学要经过伦敦气象台,在气象台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大幅天气图,人们从图上可以了解当地和世界各地的天气,远方祖国的风雨寒暑从图上也能查到。涂长望每当经过橱窗前都兴趣十足地驻足观看,出于祖国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涂长望决定以研究长期气象预报为主攻目标,从而引发转学理工学院攻读气象学的念头。他先是旁听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沃克爵士的气象课程,以他的勤奋和优异的成绩打动了沃克,终于同意接收涂长望为唯一的中国研究生,还赞许:“学经济地理的学生来听气象课,这是明智之举。”学习期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使涂长望震惊和揪心,更深切认识到研究长期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痛下决心一定要让自己所学早日为祖国、为家乡人民造福。
1934年秋,接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教授的电邀,断然放弃博士学位考评回国。1935年发表《我国水灾可以避免吗?》一文。1937年发表《中国天气与世界天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等著名论文,指出要研究中国反常天气,必须研究世界天气、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浪动和海洋洋流等问题。涂长望提出的一些天气预报方程式,为当时独创性见解。回国后,他在艰难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1949年12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简称“军委气象局”)成立,涂长望任局长。年仅43岁的他肩负起了建设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历史重任。
(1916.2.21-2013.10.16)
中国现代气象学主要奠基人之一;
中国大气物理学创始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开拓者
1945年初,叶笃正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
他的导师是当时的气象界泰斗罗斯贝(C.G.Rossby)。当时的芝加哥大学气象系集中了一批最著名的气象学者,使叶笃正受益最大的不是它的课程,而是和这些学者们的讨论,尤其是和罗斯贝经常的讨论。通过讨论才真正得到他们学术思想的精华。讨论时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见解,尤其勇于发表跟自己导师不同的意见,不怕辩论(当然不能随意胡说),这样才能得到益处。“如果说,我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话,那么和罗斯贝的讨论对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叶笃正说。
(1919.8.1-2012.12.17)
中国当代天气预报理论和方法的开拓者之一
1938年,19岁的陶诗言以优异的成绩被免试推荐到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工学院的水利工程系。入校一年以后,出于对天气变化研究的兴趣,他转入理学院地理系气象专业,成为近代中国大气科学本土培养的第一批本科生。
陶诗言说:“我能看出来,有时预报员不总结,一次预报就过去了。不管你成功与失败,你自己要总结。”
他的经验就是要有一个小本子。“这次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不一定对,可能记到后来会找到原因。”
“在我的记忆里面,不能放弃一次失败的预报,也不要轻易放弃一次成功,成功有成功的经验,这个要不断总结。”准备这个小本子,是从他最初从事预报工作时,便养成的习惯。
这个小本子上记录的内容,也成为陶诗言后来做学问的基础。他的成长秘诀就是,坚持不断总结经验,从经验和教训中找寻更好前行的道路。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叶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