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萍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技术负责人
设施蔬菜的产量占我国蔬菜总产量的30%。我国设施农业对风吹草动十分敏感,需要进一步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服务方向要由过去的单纯“避害”转为趋利避害并举,为决策者提供融入生产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套餐服务,为生产者提供基于位置的“保姆式”靶向服务。
黄淑娥
柑橘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高级工程师
科技是柑橘气象服务产品质量的重要支撑。与大宗粮食作物不同,柑橘一般种植在丘陵山地,气候条件与气象台站观测的数据有较大差异,因此要使服务产品更具实际指导作用,就必须提升服务产品的空间分辨率。
例如,开展基于地理条件、面向不同柑橘品种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柑橘种植界线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利用高分辨率的智能网格预报资料开展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将柑橘气象服务产品精确至乡镇尺度。
金林雪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
气象服务产品实用化、落地化都离不开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要加快开发马铃薯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实现面向全国马铃薯主产区气象业务产品的自动生成和服务产品的智能制作,为业务人员、政府职能部门及种植大户提供更方便快捷、集约智能的业务支撑平台及服务平台,力争达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用得上、用得好的目的。
刘志雄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
“大食物观”,在生态环境保护与食物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对水产养殖增产增收提出了新要求,对精细化水产气象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未来,要加强与淡水养殖气象服务中心成员单位的融合发展,共同建立淡水养殖大数据平台,深化与相关科研院所关于水产养殖气象灾害机理、指标、适用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制定服务标准,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产生集约化效益,提升淡水养殖气象服务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来源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 吴卉 刘钊(李楠、李翔翔、李迎春、邓敏佳、王祯晗、高菲对本文有贡献)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