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卫星图像显示,经过秋冬两季的增长后,似乎在2月25日这一天,北极海冰达到年度最大范围——覆盖面积达到1488万平方公里的峰值,使其成为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保持的卫星记录以来的第十低点。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北极海冰范围较1981年至2010年平均最大范围低约77万平方公里。北极海冰每年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3月左右达到最大范围,9月份缩小到最小范围。
据了解,自1979年有卫星观测以来,北极海冰面积最大范围以每十年约13%的速度下降,最小范围以每十年约2.7%的速度下降。这些趋势与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有关,如排放二氧化碳等。NASA的分析还显示,北极的变暖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三倍。
今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与北极不同的是,南极海冰面积呈现出不规则变化,主要是因为其周围的地理特征。北极海冰被陆地包围,而南极海冰仅被海洋包围,因此受周边洋流和风的影响更大。总体而言,在2014年之前,南极海冰面积呈现上升趋势。
海冰有助于调节全球气温,但值得注意的是,南极海冰的增加不足以抵消北极海冰的损失,北极海冰的损失仍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区域和全球变暖。(来源:美国航空航天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研究称,2010—2019年热带陆地排放的甲烷对全球甲烷浓度增加的贡献率超过80%,并首次提出海表温度变化可用于预测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变化。
“甲烷是除二氧化碳之外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在20年的时间尺度范围内,甲烷造成的全球变暖效应是二氧化碳的84倍。甲烷的寿命较短(8—11年),仅为二氧化碳的十分之一左右,减少甲烷排放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全球升温过快。”该论文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毅说。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甲烷浓度增加了一倍多,甲烷加倍产生的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中贡献了约20%。
研究表明,热带地区是甲烷的重要排放源地,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60%,并且在2010—2019年,甲烷排放对同时期全球大气甲烷浓度增长变化的贡献达84%左右。
研究人员利用日本碳监测卫星获取甲烷观测数据,结合碳同化模型,采用天-地一体化新方法,发现海表温度变化与南美热带地区和非洲中部的甲烷排放变化之间存在强季节相关性。这一相关性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耦合关系,但仍需大气、海洋等地球系统多圈层科研人员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们认为当前的海温预报可用于帮助预测全球大气甲烷的变化。”该论文第一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冯量说。
来源 | 除标注外来自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鹏,通讯员 周权
编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婉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