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该报告较为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发布以来国际科学界在减缓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新进展,阐述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状况、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不同水平下的减排路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行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协同等内容,揭示了为实现不同温升控制水平全行业实施温室气体深度减排,特别是能源系统减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强调了在可持续发展、公平和消除贫困的背景下开展气候变化减缓行动更容易被接受、更持久和更有效。
第三工作组报告是AR6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来自65个国家的278位作者参加该报告的编写,其中包括13位中国作者。在3月21日-4月4日举行的IPCC第56次全会暨第三工作组第14次会议上,来自195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逐行审议批准了决策者摘要(SPM),并接受了底报告。报告将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进一步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限制全球变暖,所有部门都需要深度减排
限制全球变暖需要能源部门进行重大转型。这将涉及大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广泛推广电气化、提高能源效率、以及使用替代燃料(如氢能)。
“落实了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2050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70%。这提供了尚未发掘的巨大潜力。证据还显示,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福祉。”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Priyadarshi Shukla说。
城市和城市地区也为减排提供了重要机会。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如创建紧凑、适合步行的城市)、结合低排放能源的交通电气化、以及利用大自然加大碳吸收和储存,就能实现减排,并且,对于老牌的、快速发展的和新的城市,都有多种选择。
“几乎在所有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看到零能耗或零碳建筑的例子。这十年中的行动对于把握建筑的减排潜力至关重要。”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Jim Skea说。
减少工业部门的排放,需要提高材料使用效率、重复使用和回收产品、以及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对于钢铁、建筑材料和化学品等基本材料,低至零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过程正处于试点到接近商业的阶段。
能源部门约占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实现净零排放将非常困难,需要新的生产工艺、低排放和零排放的电力、氢能,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碳捕获与封存。
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可以做到大规模的减排,以及大规模清除并储存二氧化碳。然而,土地不能补偿其他部门的延迟减排。应对方案有益于生物多样性,帮助我们适应气候变化、并保障生计、粮食、水和木材供应。
控制全球温升,未来几年是关键
在第三工作组评估的情景中,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1.5℃以内,需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并在2030年前减少43%;与此同时,甲烷也需要减少约三分之一。
“如果想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1.5℃以内,现在就要采取行动。如果不立即在所有部门实施深度减排,就几乎很难实现了。”Skea说。
当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净零时,全球温度也将达到稳定。如果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以内,需要大约在本世纪70年代初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即“碳中和”;而如果要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1.5℃以内,则需要在本世纪50年代初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该评估报告表明,要将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以内仍需要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2025年前达峰,并在2030年前减少四分之一。
加强气候资金,缩小投资差距
第三工作组报告还着眼于技术之外的领域,指出虽然与到2030年将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所需的水平相比,资金流比需求低了三至六倍,但仍有足够的全球资本和流动性来填补投资缺口,但这依赖于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发出明确的信号,包括加强公共部门的财政和政策的协调一致。
“在不考虑减少适应成本或避免气候影响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必要的行动将全球变暖控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2℃以内,与维持现有政策相比,2050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仅仅降低几个百分点” Shukla说。
采取气候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加快采取公平的气候行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一些应对方案可以吸收和储存碳,同时,帮助社区限制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影响。例如,在城市中,形成公园和开放空间、湿地和城市农业的网络可以减少洪水风险和减少热岛效应。
工业减排则可以减少环境影响,增加就业和商业机会。可再生能源的电气化和公共交通的转型可以促进健康、就业和公平。
“气候变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可持续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生活方式以及消费和生产模式的结果,”Skea说。“这份报告表明,现在采取行动可以让我们走向一个更公平、更可持续的世界。”
来源 | 中国气象局
编辑 |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罗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