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版的《〈新疆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决策者摘要》(以下简称摘要)指出,1961年至2017年,新疆区域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3℃的速度上升,高于全国和全球变化水平。新疆区域年降水量以每10年10.1毫米的速率增加,远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是中国降水增加最显著的区域之一,西北“暖湿化”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那么,我国近40年西北地区“暖湿化”是否可以使西北变江南?
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低于200毫米,甘肃、青海、新疆许多地区甚至不足50毫米。近60年,我国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约为0.3℃/10年,是全球(0.12℃/10年)的2.5倍,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大部地区年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大。西北地区中西部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其东部地区(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青海面积近年呈扩大趋势
1987年左右西北地区中西部气候向暖湿转型,2000年降水开始呈显著增多趋势,特别是春季降水增加尤为明显。由于气候变暖,西北地区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湿地面积增大,植被长势有所好转,但气候灾害风险不断加大。
由于西北地区的实际降水量远小于潜在蒸发量,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虽然降水量可能确实有所增加,但一方面降水增加的绝对量很小,另一方面西北地区的潜在蒸发量也增加了,即使降水量的增加幅度超过了蒸发量的增加幅度,也只是意味着干旱状况得到一定缓解,并不意味着气候条件出现了根本性改变。
从气候监测看,1961年以来西北地区半干旱以上的面积并没有明显减少,极端干旱面积略有下降并转为半干旱。而典型的江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光照丰富、热量适中、雨量充沛、空气湿润、雨热同季的特点,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甚至达到2000毫米。因此,西北地区的“暖湿化”不可能改变其干旱气候格局,更不可能成为江南。
(整理自《碳达峰、碳中和100问》)
来源 | 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叶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