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发布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发布

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

现在采取行动可保障我们的未来

 

2月28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该报告较为全面地归纳和总结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发布以来的最新科学进展,阐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适应措施、气候韧性发展等内容,揭示了气候、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特别关注陆地、海洋、沿海和淡水生态系统,城市、农村和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和社会系统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工作组报告是AR6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来自67个国家的270位作者参加该报告的编写,中国有10位专家入选。在2月14日至2月27日举行的IPCC第55次全会暨第二工作组第12次会议上,来自195个成员国的政府代表逐行审议批准了决策者摘要(SPM),并接受了该报告。报告将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和适应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气候变化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


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并影响着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最不具备应对能力的人群和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这份报告是对不作为后果发出的严重警告”,IPCC主席李会晟表示,“这份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和对地球健康的威胁日益增加。当前的行动将决定人类和自然如何适应不断增加的气候风险。”

更频繁的热浪、干旱和洪水已超过一些动植物的承受极限,导致一些树木和珊瑚物种大量死亡。此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同时发生造成了一系列难以应对的影响。这加剧了数百万人的水和粮食危机,尤其是在非洲、亚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小岛屿以及北极。

随着全球升温,世界面临的多重气候危害不可避免,其中一些影响将不可逆转。基础设施和低洼沿海居住地等的气候风险将加剧。

气候变化会与自然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日益增长的城市化、社会不平等、极端事件和流行病造成的损失和损害等产生相互作用,危及未来发展。

 

保护自然是保障宜居未来的关键


面对气候变化,我们有多种适应选择。这份报告对自然在减少气候风险并改善人们生活方面的潜力提供了新见解。

“健康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更具韧性,并可提供粮食和清洁的水等重要服务。” IPCC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汉斯-奥托·波特纳(Hans-OttoPörtner)表示,通过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并有效保护占全球面积约30%至50%的栖息地,人类社会可受益于大自然吸收和储存碳的能力。我们可以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但充分的资金和政治支持至关重要。

“我们的评估报告明确表明,应对所有这些不同的挑战事关每个人,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要共同努力,在决策和投资中优先考虑减少风险以及公平和公正。” IPCC第二工作组联合主席黛布拉·罗伯茨(Debra Roberts)表示。

迄今为止,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进展并不均衡,且已采取的行动与应对日益增长的风险所需采取的行动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尤其在低收入人群中差距最大。


城市:既是影响和风险的热点,也是解决方案的关键部分


报告对气候变化对全球半数以上人口所居住的城市的影响、风险和适应进行了详细评估。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计以及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受到因热浪、风暴、干旱和洪水带来的灾害以及海平面上升等的不利影响。

“总之,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和气候变化会带来复合的风险,尤其是对那些规划不善、贫困和失业率居高以及缺乏基本服务的城市。”黛布拉·罗伯茨表示,城市也可为气候行动提供机遇,包括绿色建筑、可靠的清洁水和可再生能源供应,以及连接城乡地区的可持续运输系统等。这些都可带来更为包容和更加公平的社会。

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适当的适应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损害自然、使人们的生命处于危险中或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人人参与规划、关注公平和公正并利用本地知识。


行动的窗口在关闭


气候变化是一项全球挑战,需要本地解决方案,因此报告提供了大量区域信息,以实现气候韧性发展。

报告明确指出,在目前的升温水平下,气候韧性发展已面临挑战。如果全球升温超过1.5°C,气候韧性发展将更加受限。而如果全球升温超过2°C,在有些地区这种发展将不可能实现。这一关键发现强调了采取气候行动的紧迫性,重点在公平和公正。充足的资金、技术转让、政治承诺和伙伴关系,可更有效地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排放。

“科学证据毋庸置疑:气候变化危及人类福祉和地球健康。拖延全球协同行动将错失稍纵即逝的机会,无法保障宜居未来的实现。”汉斯-奥托·波特纳表示。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