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小白”梁贝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是在家门口——广州,一脚踏进的滑雪圈。“虽是室内滑雪场,但还是无法抑制滑雪时多巴胺和内啡肽分泌时带来的愉悦。”
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游客们正在滑雪 图/蓝祖星
这样在南方滑雪的场景,对于有着 22 年滑雪经验的冬奥滑雪项目解说员、国家级单板裁判员闫子奇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1999 年,滑雪场还人迹罕至,但从 2015 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开始,滑雪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
四川西岭雪山景区游客兴致高昂地走向滑雪场
三亿人上冰雪!在冬奥会的带动下,我国“北冰南展”初具规模。冰雪经济似乎已不再是北方专美。
知名博主@滑雪研究院 2月20日披露,我国已建成及在建室内滑雪场数量,已超过邻国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而相当一部分室内滑雪场都建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同时,南方地区抓住一些高海拔的地形优势区域,开发新的户外雪场。一时间,山清水秀的南国也在打破时空限制,发展冰雪经济。
那么,南方地区发展冰雪经济的前景究竟如何?中国气象报社记者带你一探究竟。
“以前说起神农架,大家想到的都是避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冬天来这里,参与冰雪运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守东说。
神农架国际滑雪场
今年春节期间,神农架林区接待游客 7.3 万人次,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比去年同期增长 30%以上。湖北多个冰雪点纳入全国“冬日烟火·南国雪乡”精品线路。
在以重庆、四川成都等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以浙江安吉、江苏无锡等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各大滑雪场也成为虎年春节最受游客喜爱的目的地。
“以往春节假期也是滑雪旺季,但大年初三这么热闹还是第一次。”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教练于冬卿对此深有感触。仅春节假期,安吉 3 座滑雪场共接待游客 47500 人次,直接创收 3100 万元。
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游客们欢乐的笑容 图/蓝祖星
实际上 ,这些滑雪场火热的背后都有相似的原因:具备良好的山地资源、积雪资源及经济基础。
以湖北为例,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评估结果,湖北省西部和东部中高山区冰雪资源丰富,降雪丰沛、雪期长、雪质干爽、温湿条件好、适宜滑雪日数多。依托当地气候资源和地形等优势,湖北逐步开发建成一批能够与北方地区相媲美的滑雪场,仅神农架便拥有多个滑雪场。
神农架林区气象局局长杜德亮说:
当时建设国际滑雪场时,我们提前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野外气象考察,对地理位置、每年降雪周期、降雪量及气温是否适合运动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形成神农架滑雪场选址气象条件分析论证报告。
过去,冰雪产业多围绕“冰雪黄金纬度带”布局,受气候条件限制的南方一度是冰雪运动的空白区。恰恰是这种天然冰雪的稀缺,更加激发了南方民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在春节热度排名前十的滑雪场中,南方雪场占据五席。在“马蜂窝”平台上,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跻身春节假期冰雪消费热门城市。
据闫子奇观察,南方城市的冰雪项目多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滑雪、滑冰,以及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一些易于普及的运动。室内冰雪场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现象,一方面可全年开放,减轻运营压力,另一方面可控性强,能给初学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运动场所,扩大受众面。
以广州“融创雪世界”为例,消费群体呈全龄化趋势,不仅有小朋友,学习滑雪的中老年人也越来越多。
广州融创雪世界
同时,南方不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消费能力较强,为冰雪运动的“南向”布局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大家正在养成一种习惯,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每到冬天,都会想参与到冰雪运动中。”闫子奇说。
2 月12日傍晚,位于海拔 2500 米的神农架国际滑雪场雾气缭绕。洁白雪道旁,造雪机炮口正在“吞云吐雪”。
在南方的室外滑雪场,这是一种常态。
安吉云上草原滑雪场正在造雪 图/蓝祖星
“多年实践发现,当气温达到-3℃以下,且配合一定湿度,便是造雪最合适的时机。”该滑雪场副总经理李光红对气象服务在滑雪场运营中发挥的作用赞不绝口,“根据天气预报,我们才能用最少的电和最少的水造出最多的雪。”
由于常规造雪受天气影响颇多,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滑雪场特意引进高温造雪技术,成功将雪期延长至 4 个月。
建设一条优质的雪道,除了造雪以外,还需要压雪塑形。
金佛山运营分公司负责人王传亮说:
雪太干,很难被塑造成形状;雪太硬,容易凝结成冰无法塑形;昼夜温差大,令雪花易结成硬雪或雪团,给滑雪运动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造雪结束后,王传亮还会组织人员用压雪机器压实和打碎雪,保障安全的同时,还可实现雪的再次利用。
神农架国际滑雪场开展压雪工作
南方较高的温度和湿度,对冰雪是一种消耗,维护雪场运行, “保雪”工作同样重要。
“我们会特别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如果遇上持续降水或气温持续上升的情况,现场会采取相关措施避免雪融。”王传亮介绍。
相较于室外滑雪场,室内滑雪场在南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突破了季节和地域的限制。春节期间,广东广州、云南昆明、江苏无锡、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室内滑雪场门口排起了长队。
广州融创雪世界
融创文旅集团是国内雪场运营商之一。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室内滑雪场运行依旧离不开气象的支持。“室内雪场建设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保温和隔气工作,让室内温度达到常年-5℃左右的恒温状态。在前期设计和施工阶段,需要综合考量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效存德教授认为,目前滑雪产业正处于“激情式”发展,但也带来区域同质化严重、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间融合度低、服务保障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冰雪产业极大依赖于地形、气候、冰雪资源、景观等自然禀赋和交通可达性、周边经济发达程度等社会经济要素。同时还应考虑如何走绿色低碳路径的问题,因为冰雪运动场馆的建设涉及水资源、能源、碳排放等成本与环保问题。
因此,冰雪项目不能一哄而上、遍地开花,需要有序、健康地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理念,科学规划雪场密度、地址;
坚持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
坚持市场与政府并行不悖,一手抓发展规划,一手抓监管。
效存德认为,冰雪经济发展会逐渐回归理性。
在这个过程中,滑雪场馆需要统筹考虑全国滑雪场馆级别,充分结合度假型、学习型和体验型等大众滑雪场类型,形成合理有序、分级分类的地理格局;
政府与运营商需要树立“地铁式经济”理念——以冰雪运动带动周边旅游、餐饮、住宿、服装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与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结合,延长产业链,发展新业态,形成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冰雪经济发展格局。
此外,随着冰雪运动“燃”起来,冰雪经济“强”起来,多地气象部门已参与到冰雪产业全链条发展中。
2021年12月,“加强冰雪旅游气象服务”写入《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明虎所在团队就参与了天气气候对滑雪产业和滑雪安全的影响的研究。
针对近年来滑雪爱好者热衷于在野雪地区进行极限运动的保障需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初步搭建的雪崩预警系统运行的理论模型,将于2022年底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应用测试。
在构建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冰雪经济发展格局进程中,丁明虎认为,气象还应发挥更大作用。
冰和雪都是天气的产物,天气变化会影响冰和雪表面的物理性质。
气象部门可针对冰和雪物理特性变化机理开展技术攻关;
全方位参与到冰雪运动场地选址、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
提供气象背景评估、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等配套服务;
持续提升山区短临气象预报技术水平;
为整个滑雪产业链条提供气象科技支持。
来源丨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丨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吴卉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