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择天时 聚合力!“追风逐雪”护航冬奥盛会!

随着燃烧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奥运圣火缓缓熄灭,这个写在中国、属于世界的冬奥故事画上完美句点。


回望这场冬奥盛会,赛场上群雄并起,盛况空前,两项世界纪录和18项奥运纪录接连刷新,运动健儿实现自我突破;天穹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风、骤雪,升温、降温,一次次对赛事服务保障发起新的挑战。


对竞技体育而言,这场载入史册的盛会,是冰刀和雪板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镌刻的传奇。


对气象事业来说,这场盛会的精彩绚烂,是硬核科技的锋芒与人类智慧的弧光交相辉映,挥洒出的跌宕起伏的诗篇———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也是一篇未来可期的序章。


 择 天 时 


2月16日18时20分,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当天最后一场比赛早早落下帷幕。此时,赛道旁的大屏显示,越野滑雪3.75公里处气温已跌破-20℃。


按原定赛程,越野滑雪女子和男子团体短距离资格赛和决赛分别定于17时至20时20分举行。在越野滑雪比赛中,运动员长时间处在户外,体力消耗比较大,低温是影响比赛乃至运动员人身安全的关键因素。


“-20℃是一道坎。如果按原定赛程,这时就要叫停比赛了。”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首席预报员李禧亮说。在获悉“18时30分后场馆温度将低于-20℃”的天气预报信息后,赛事委员会决定让比赛在此之前结束。


这个极难把握的降温时段,早在15日就已被预报员勾勒清楚。“16日傍晚,冷空气势力减弱,风速减小,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就会出现温度’冷池’现象,也就是海拔越低、温度越低,再加上海拔较低点在太阳落山后会转为下坡风,温度必然骤降。”李禧亮说。


预报理由只有数语,背后却是五年的积淀:来自对各个场馆、各个站点温度规律的总结;在古杨树场馆群山坡进行温湿度观测、系留气艇试验……山地环境下对温度的敏锐感知,与新技术、新方法加持的客观预报产品耦合,最终实现了“1+1>2”。


image.png


“日程调整非常成功!”“气象预报可靠!”2月17日,国际奥委会体育部部长吉特·麦克康奈尔在竞赛日程变更委员会例会上,高度肯定气象服务团队的努力;跳台滑雪比赛竞赛长郭昊冉亲笔书写:“你们精准的预报,让我们心里更加有底。”


似乎每一次气象部门为赛事部署、冬奥活动安排提供重要支撑之时,总能收到来自各方相似的赞誉。


很难想象,几年前,这一切还都是“0”——


从观测数据一片空白,到3个赛区建成441套现代立体观测设施,加上各类天气雷达、气象卫星,并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法,把这张观天“网”织密到百米级、分钟级,有效支撑了冬奥气象预报服务团队提前24小时开展精细气象决策服务和外围保障气象服务。

image.png

从不知道冬奥气象服务该从何处发力,到构建起冬奥智能化气象服务体系,通过官方网站、App等多种渠道,面向交通、观赛、应急救援等发布多种形式专项气象服务和数据产品。


气象迈出的每一步,不止于这场冰雪盛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气象)负责人陈明轩介绍,目前,我国科技冬奥项目已纳入世界气象组织高影响天气预报示范项目,可为国际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中国经验。而在“后冬奥时代”,冬奥气象科技攻关的成果及其应用经验、解决方案将持续发挥效益,在重大活动保障、大城市安全运行、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和极端灾害天气应对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为专项气象服务和行业气象服务科技能力提升、山地运动风险防控贡献冬奥经验。

image.png

 聚 合 力 


“The weather staff has done an amazing job.”在2月13日的一张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表上,国际雪联技术代表奥斯特里克·马尔蒂恩这样写到。这一天,在首钢大跳台,马尔蒂恩和气象预报服务人员共同经历了开赛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场“雪仗”。


从2月3日开始,分析比对了多家模式预报和集合预报产品后,预报员已预料到12日前后将有一次大范围降雪过程,而这个时段首钢滑雪大跳台恰有单板滑雪项目的官方训练。

image.png

由于预报时间跨度太长,更细微的变化还不能确定。随着日期临近,在一次次滚动预报中,降雪过程的起止时间、强度、雨雪相态变化逐渐清晰。2月10日上午,冬奥北京气象中心组织中央气象台、河北省气象台、北京市气象台以及各大场馆现场预报服务团队进行视频会商,进一步明确:场馆将于13日5时开始降雪,23时基本结束,8—14时是降雪最强时段。


根据这一结论,竞赛管理团队及时部署应对措施。彼时,首钢滑雪大跳台现场预报服务团队预报员符娇兰仍然担心降雪天气可能会导致训练改期或取消,“但马尔蒂恩特意用仅会的中文跟我们说’没问题’。”


13日6时30分,当符娇兰和队友来到场馆,只见一片银装素裹中,清废人员、塑形专家们早已到达现场清理积雪,观众席也已被盖上一层覆膜。


最终,经过近3小时的奋战,单板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官方训练按时举行。这时,符娇兰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意识到,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内有基石——组织有力,从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坐镇一线,局领导亲临现场靠前指挥;业务坚实,国家级业务单位、相关省级气象部门高频次联动,为着同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围绕冬奥及气象保障服务,通过音频、视频、手绘长图、海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社会进行科普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外有支撑——在历次冰雪赛事中,同赛事主办方、国际雪联、场馆运维团队等密切配合,用精确的预报服务浇筑信任,从积极参与,到不可或缺;在重大活动、城市运行保障关键时刻,与相关服务保障部门、单位积极联动,从相互磨合,到相互融合;在关键技术攻关时,与科研院所、高校、相关滑雪行业企业开放合作,在用雪保障、高精度气象预报等方面探索开拓,从奋起直追,到迎头赶上。

image.png

专业带来的说服力,机制产生的凝聚力,在一次次递进式服务中叠加、累积,迸发出巨大的能量。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面对覆盖三个赛区的大风、降温、降雪天气,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杨树安仍然胸有成竹的原因:“2月11日之前,我们已基本确定每个场馆的降雪时段和量级,并做出了预案。”


这也是为什么看到赛程过半却需赛事调整时,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夫·杜比这样笃定:“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坏天气,我们都可以克服。”


来源 | 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 |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钊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