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由北京、张家口两地联合举办。与夏季奥运会相比,冬奥项目尤其是室外举办的雪上运动项目受气象条件影响更大。纵观冬奥历史,从早期室外天然场地饱受恶劣天气困扰,到后来针对赛事开展精确的天气研判及风险管理,气象因素始终是冬奥会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20天之际,中国气象开设《冬奥气象·史话》专栏,带您追溯时光之河看冬奥,重拾从1924 年法国夏蒙尼第一届冬奥会到2018年韩国平昌第23届冬奥会期间的气象记忆,讲述冬奥史上的天气故事。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滑雪撬、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1887年,挪威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滑雪俱乐部;1890年,加拿大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球协会;1892年,国际滑冰联盟在荷兰成立……
在冰雪运动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建议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而在冬奥会举办之前,1908年,第4届夏季奥运会上就增加了花样滑冰项目。花样滑冰也成为唯一一个曾进入夏奥会的冬奥会项目。
192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的第一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夏蒙尼举办。那一时期,大部分冬季比赛项目依靠自然降雪和冰冻,在室外场地举行。当时,东道主仅新建一个冰场,供滑冰和冰球比赛使用,其他项目都使用原有的自然场地进行。开幕式举办前一个月,一场大雪使滑冰场积雪厚达一米;前一个星期,夏蒙尼风雨不停,冰场变成水池,幸好一场冷空气及时到来,冬奥会才得以顺利举行。
圣莫里茨是坐落在瑞士东南部的小城,干燥的大陆性气候造就了它丰富多样的四季景观,一年中拥有320天充足光照,当地人将之形容为“香槟气候”。然而,圣莫里茨在第二届冬奥会举办期间出现罕见高温,气温由最初的0℃左右上升至25℃。由于天气突然转暖,雪道融化,使冬奥会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都受到一定影响。在该届冬奥会上,速度滑冰比赛只进行了500米、1500米和5000米三个项目,由于受天气因素影响,10000米比赛被迫中断,组委会不得不取消该项目。在5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中,瑞典选手佩尔·埃里克·海德伦德是唯一克服天气等条件影响的选手,以13分钟的巨大优势夺冠,但成绩还是比上届冠军慢了一个多小时,可见气温和雪道条件对运动员的成绩影响之大。
1932年,第三届冬奥会举办地——美国普莱西德湖的天气更让人无奈。本来在申办竞争中以拥有更稳定的气候条件胜出的普莱西德湖,在冬奥会即将开幕时,却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温天气。1932年1月的气温,是当时美国气象部门有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温度最高。开幕式前10天,运动员已陆续到达,普莱西德湖周围的群山依然没有被雪覆盖。于是,一场浩大的“雪运工程”开始了,工作人员用雪板从更高的山区取雪,再用火车运输,温暖的天气导致四人雪车比赛被迫延期至闭幕式结束后两天才进行。另外,在竞赛改革方面,本届冬奥会首次将冰球比赛安排在室内场地进行,避免了天气因素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