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际联络员说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应急管理处处长
汪忠
气象是影响交通安全和运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类高影响天气对交通的影响更大。气象预报预警对交通运输行业防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与中国气象局曾签署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备忘录及共同做好海上搜救气象服务协议。多年来,两部门不断加强沟通协作,初步建立了数据共享、联合会商、信息发布、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包含日常预报、节假日形势研判、重大天气预警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重大活动保障所需的交通气象服务体系,为公路和海上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险情处置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两部门联合发布重大公路气象预警信息80多期,并及时向有关航运企业和部门发布海上极端天气预警,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及中国气象局共同挂牌督办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的优化提升工作。特别是2021年11月,中国气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国家邮政局联合制定《“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将紧盯国家安全、人民出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围绕交通重点领域、国家重大交通工程建设,合力构建交通气象精密监测系统,打造高质量交通气象服务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更加坚强的气象保障。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
四级调研员 林湛椰
从一定意义上讲,畜牧业是“看天吃饭”的产业,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对畜产品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近年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充分运用气象部门提供的预警信息,不断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特别是2021年,面对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严峻形势,中国气象局为农业农村部提供了多期高质量的《全国农业气象服务专报》,为我们提前部署畜牧业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妥善应对恶劣天气对畜牧业的不利影响,指导地方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饲草料储备和调运、动物疫病防控及畜禽圈舍加固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生猪生产已提前半年完全恢复,预计今年牛羊肉、禽肉、奶类产量均有望创历史新高,这其中,气象服务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农牧民对获得优质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建议各级畜牧兽医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生产和气象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开展防灾预警、灾情调度和灾后复盘等工作,将气象部门在预警分析中的专业性,转化为畜牧兽医部门指导养殖户防灾减灾的针对性,从而更加准确地研判在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影响下,畜牧业生产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地区、时段和对象,进一步减少畜禽养殖、运输、屠宰等环节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研判处副处长
沙然
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即与中国气象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且卓有成效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气象局参与应急管理部组织的各类研判会商百余次,提供的气象预测预警信息产品千余份,每天都有数份气象服务信息支撑应急管理决策。
在处置森林草原火灾、洪涝灾害等一些重特大事故过程中,气象部门提供了针对特定区域、短时间间隔、要素精准的专项预测预报服务产品,为现场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双方已针对洪涝灾害、冰冻雨雪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地质灾害等多领域建立专项会商研判机制。正是在多领域、多层次打通高效的信息共享渠道,使得提前部署的防范应对、紧急避险措施更加精准、更具实效,有效提升了应急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应急管理事业关系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工作指导,希望气象部门用更加精准的天气预测预报支撑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更大减灾实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水务处干部
龙侠义
近年来,在城市排水防涝方面,中国气象局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2015年,双方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信息共享和预警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为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
每年汛期,气象部门会及时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供气象预警信息,我们会将信息通报给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做好防汛应对工作。可以说,气象信息共享服务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非常感谢中国气象局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气象灾害事前预警信息发布方面,双方一直都有很好的联动。在未来的合作交流中,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强历史降水数据等基础数据共享和分析应用,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提升调度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双方进一步强化联动,加强地方各级气象部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沟通联系,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
监测监督与应急处二级调研员 刘旭升
一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气象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2020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在新时期共同推进综合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合作提出新的指引。
双方在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方面的合作始于2003年,后逐步形成合作机制。2021年,双方聚焦关键环节,推进深度合作,在年初沙尘暴趋势预测会商、预警期滚动会商、年中总结研讨的会商交流机制基础上,增加中短期预警会商和滚动会商,共同有效应对春季9次沙尘天气过程,联合开展沙尘暴路径区专题调研,建立数据传输专线,实现了遥感监测数据源及气象数据传输共享。当下,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的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已成为双方合作的典范。
当前,因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不断发生,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希望与中国气象局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合作,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对荒漠化趋势影响的科技攻关,提升沙尘天气预警监测精细化水平。希望进一步完善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评估总结工作成果,不断推进双方的合作走向深入。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航空气象处处长 孙启原
过去的一年,中国气象局及各地气象部门大力支持和帮助民航系统的安全生产和效率提升,采取有效措施提供航空活动及航空气象服务所需资料、数据和气象服务产品,积极响应航空公司、空管、机场等航空活动主体的需求,及时提供重要气象信息和气象灾害预警产品,有力提升了民航业应对灾害天气的能力,提高了民航业趋利避害水平。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民航业将会面临更多极端天气和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希望气象部门能够提供更加精确和丰富的数值预报产品、更加精密的立体观测信息;不断优化气象数据共享,深化服务主体与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合作,以提升气象数据资源的服务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降低灾害性天气对民用航空活动的不利影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航空服务快捷、舒适、经济、高效的需求。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中心
水电及新能源处副处长 马珂
多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多层次、高水平的合作,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电力有序供应和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建立了规范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密切跟踪强降雨、强冷空气、台风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在获得省级以上气象部门发布的权威预警信息后,均及时发布相应的企业内部预警,有针对性地加强现场运维值守、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做好应急抢修准备,全面打赢一系列抢险救灾保电战役。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25%左右。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电力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极端天气事件还将多发频发。未来,中国电力的安全可靠供应与气象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希望各级气象部门加强与国家电网相关单位的合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战略客户部高级主管 李琼
自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气象局与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在实现预警信息实时推送与应用、开发天气指数保险、推动基层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人保近年来积极推动发展气象指数保险,基于气温、降水、风力等各类气象数据开发了200余个气象指数保险,在海南橡胶树风灾指数保险、内蒙古牛羊黑白灾指数保险等多个气象指数产品研发和推广中,都得到了气象部门在基础研究数据共享、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希望气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气象指数保险定制式数据与产品服务,使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建议推动地方气象部门与中国人保分支机构的交流合作,就当地可保标的与主要气象致灾因子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
各行业用户说
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
水资源部主任 李鹏
每到汛期,三峡水利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高度重视流域水雨情变化预测,加强对洪水过程分析研判,多次联合气象、水文部门进行加密水文气象预报会商,为编制针对性调度方案预留充足时间。通过积极协调沟通,有效降低三峡水库水位,提前腾出防洪库容进行拦洪。同时,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前提下,高效利用水能资源,按三峡机组最大出力控制出库流量,实现防洪发电效益最大化。
自2010年以来,我们每年开展175米试验性蓄水,在枯水期至次年汛前逐渐释放并腾出库容,最大限度发挥通航、发电、补水、抗旱等综合效益。气象部门建立气象条件与水电能的统计关系模型,及时制作服务产品,助力三峡水库连续12年实现蓄水目标,实现防洪减灾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此外,气象部门紧跟三峡调度需求,预报时效涵盖短时、短期、延伸期、中长期,并实时共享流域内多普勒雷达、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及气象卫星等监测信息,为三峡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增加交流频次,希望气象部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助力三峡集团生产调度。
青岛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副主任
于周讯
及时掌握天气预报信息非常重要,但只靠常规天气预报还不够,没有专门提供的精细化气象预报,遇到局部瞬间大风天气,港口作业就会遭受巨大损失。如今,我们已将“看天作业”很好地融入青岛港口安全管理。
青岛港气象服务平台集实况监测信息、预报预警信息和其他气象服务信息于一体,在港口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气象部门在平台中为我们打造专属页面,制作近海航路、锚地、港区、渔区等72小时内逐小时能见度、阵风、平均风、降水量等精细化数值预报产品。同时,气象部门在青岛港的董家口港布设7要素自动气象站,在大港和集装箱码头安装两个6要素自动气象站,这些气象站提供的观测数据很实用、很重要。
未来,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气象部门在港口作业和港口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青岛港口发展保驾护航。
河南省安阳市瓦店乡种粮大户
张红文
2021年是灾害天气多发的一年,针对小麦种植,从“看天吃饭”到“看天管理”,气象服务成为粮食丰产丰收的“科技保姆”。
今年,河南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7月至10月遭遇十几次降水过程,农田积水严重,往年“十一”前收完秋粮,今年延迟到10月10日,麦播也延迟了15天左右。如果没有气象部门的支持,我们种的1000多亩地可就遭殃了。
在我们面临小麦播种难的问题时,气象部门为我们提供实时动态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提醒排除田间积水、进行翻耕散墒,并定期发送积温信息,为合理选择小麦品种和增加播种量提供有效指导。对于成灾及绝收地块,农业气象专家给出补种、改种意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麦播。
冬季,寒潮来袭,气象部门的预报预警比寒潮先到,我们提前准备,才有了应对恶劣天气的底气。种好小麦,今年更要看天、看地、看苗情,有了气象部门的支撑,我们便有了保障,对明年小麦丰收充满信心。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风电场场长
李海龙
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风电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十分密切,气象部门的风力预报为保障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的重要共识。内蒙古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资源丰富,10米、5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01亿千瓦、2.02亿千瓦,占全国储量的40%,居全国首位。但风力发电易受到众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波动性和间歇性,为此,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专业化气象预报产品成为风力发电高效能正常运转的基础。
根据电力调度需求,气象部门建立了风能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系统、太阳能精细化数值模式预报系统,时空分辨率更加精细化,预报时效由48小时、72小时延伸至100小时,通过电力光纤专线、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的稳定性和时效性。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并网及消纳压力与日俱增,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推进风能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加强风能数值模式预报技术研究,加快适应需求的风能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花庐民宿管家
楼仙萍
民宿经营需要“看天吃饭”,雷雨大风、台风、暴雨、寒潮等都会直接影响民宿经营收益。2021年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年份,幸运的是,民宿气象保险为我们民宿业主兜底,可谓是一份“双保险”。
今年7月,台风“烟花”登陆浙江,对桐庐的风雨影响时间较长,对民宿影响较大。7月24日,通往花庐民宿的路被淹,10余天都无法营业。夏季是民宿经营旺季,我购买的民宿气象保险挽回了一些损失,保险条款规定只要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预警就可以赔付。为此,我拿到了4000元理赔款。
2019年,气象部门联合多家保险公司推出民宿气象保险,我是第一批参保的民宿业主。参保三年来,我明显感受到支付的保费一直在下降,特别是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后,保费大幅下降,但保障力度一直在增加,已经包括了民宿生产安全的全部。此前,保险理赔一直是让我揪心的事情,早些年我也购买过商业保险,但存在取证难、理赔慢等问题,但民宿气象保险理赔非常快,三天即赔付到位。
气象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杭州市新投保947户,参保率达61.1%,其中,21户获得理赔,今年新增设的台风险赔付率达100%。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民宿气象保险是受欢迎的。明年,我考虑多买几份这个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