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格拉斯哥气候大会闭幕,有哪些内容值得关注?

英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在经历了一天的加时谈判后,大会就《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等核心问题达成共识,世界各国全面应对气候变化踏上新征程。


image.png


作为《巴黎协定》进入实施阶段后召开的首次缔约方会议,本次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切的适应、资金等几个核心议题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的达成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分歧最大的“第六条”终于敲定


6年来,各方分歧最大的《巴黎协定》第六条,即如何通过相互合作来减少排放,终于敲定。建立国际碳市场将成为加快全球经济“脱碳”进程的迫切手段,而《巴黎协定》第六条则是建立国际碳市场的强有力保障。

image.png


11月13日,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闭幕会后,大会主席夏尔马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图/新华社


UNFCCC在会后的新闻稿中称:“各方就碳市场第六条相关基本规范达成一致,这将使《巴黎协定》全面实施。”


COP26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也表示,此次会议最主要的成果就是达成了包括第六条在内的《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相关议题,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征程。


关于发展中国家长期关切的适应、资金等几个核心议题,COP26同样取得了一定进展。在适应方面,此次大会就全球适应目标问题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决定建立并立刻启动“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两年工作计划”,以落实《巴黎协定》关于实现全球适应目标的要求并提高各方关于全球适应目标的理解。在资金方面,各方同意将长期资金议程延续至2027年,发达国家将继续现有义务至2025年,并于2024年完成2025年后新资金量化目标的成果。


image.png

11月13日,与会代表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闭幕会上拥抱。图/新华社


大会成果巩固了十年来全球致力于加速气候行动的共识,所有缔约方均提出了国家自主贡献(NDC),84%的国家提高了NDC目标。


会议期间宣布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消息,比如超过100个国家共同承诺到2030年停止砍伐森林,并投入190亿美元用于保护和恢复森林;欧盟与美国共同发起“全球甲烷承诺”协定,超过80个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减少30%的甲烷排放;40多个国家,包括波兰、越南和智利等主要煤炭使用者,同意放弃煤炭;11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成立“超越石油和天然气联盟”等。

  


“钱从哪来”仍是最具争议议题之一


气候融资问题是影响本次气候变化大会进程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之一,2009年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向新兴经济体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大会闭幕后发表视频声明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技术持有者应结成联盟,共同帮助新兴经济体减排,加速转向绿色经济。他呼吁发达国家兑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挑战的承诺。


大会期间,发展中国家强调了充足、可预测和可获得的赠款融资的重要性。尼泊尔国代表表示,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国“每年损失GDP的1.5%~5%”。尼泊尔正在通过削减其他部门的资金来解决损失和损害问题,因此气候融资是关键。印度代表指出“对气候融资相关议题缺乏重大进展感到失望”。


除了资金问题,在1.5摄氏度温控目标、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碳定价以及《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等方面还存在难点和阻碍。

  


中美联合宣言给大会注入正能量


此次COP26期间,中美、中欧双边的有关联合文件,为大会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在谈判进入胶着状态时,中美联合发表了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明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双方开展各自的国内行动、加强双边合作,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多边进程。中美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给大会进程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此外,在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有力地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明确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基于各自能力”原则,切实维护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为大会的成功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赵英民表示,“这次会议在加强气候适应,落实和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方面虽然有一些进展,但是我们认为还是没有完全实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后续还需要继续努力。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