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公报指出
中国冰冻圈呈加速消融趋势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指出,当前,中国冰冻圈呈加速消融趋势。冰川物质出现损失,冰川末端向后退缩,青藏高原冻土退化明显,西北积雪区平均积雪覆盖率达到近5年最低值。
究其原因,这是气候和地形共同作用的产物。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前者。
气候原因,又可进一步分为长时间尺度的全球变暖气候特征,和短时间尺度范围内的极端天气影响。与此同时,冰川面积的“缩水”又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暖!冰冻圈,是气候变化最敏感圈层之一,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稳定器”。它在地表热量平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年可以消耗大约30%到达地面的太阳能。当冰川融化时,其所需热量是同体积液态水升温1℃所需热量的80倍。
冰川,作为地球的年轮,首次正式被纳入至国土调查公报中。新数据的诞生,代表着看待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丁明虎表示:冰川积雪不仅仅被理解为是重要的气候要素,还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过往,科学家们对冰川的探索更多停留在科学考察的层面,但现在需要从自然资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研究它、保护它、利用它。正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如何守住这份“财富”成为当下一大难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对此提出了缓“冰”之计。2013年,瑞士科研人员使用白色的羊毛毯来给冰川“盖被子”;2020年8月,中国科研工作者则选用成本低廉的土工布,铺盖在冰川表面,试图延缓冰川融化。当时,科学家们用土工布覆盖住四川省达古冰川500平方米的试验区。2个月后,覆盖土工布的冰川融化面积减少了1米。初步估计,如果该方法能够大规模推广,未来就可以有效减缓冰川消融。
以上的方法虽然都能够阻止冰川消融的速度,但终究治标不治本。因此,保护冰川,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冰川冻土区的生态气候变化综合立体观测网络建设,提高数据获取和灾害风险早期预警能力;深化冰川冻土区的气候变化机理研究与科学评估;加大对冰川的气候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力度,比如合理开展生态型人工增雨(雪)作业等。许多专家达成共识,冰川消退是全球变暖最显著的表现之一。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方面入手,在源头上遏制全球变暖。
丁明虎指出,科学家在这关键时期,需要以多圈层角度来看待问题。
“研究的开始可以起步于冰川和积雪的某个小问题,慢慢弄清冰冻圈的大问题,最后,还要联系到地球系统的各个圈层,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科研工作者只有建立地球气候系统科学思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保护生态环境。
譬如,有些人认为,积雪冰川化作涓涓水流,浇灌下游的大地,从一些短期数据来看,似乎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滋养”。
其实,答案并没有这么简单!
随着气候的暖湿化,冻土退化活动程度日益加深,许多地方的涵养能力下降,涵水能力减弱,会进一步加剧植物的缺水情况,造成严重的植被退化。
长期来看,随着冰川消退,一旦突破某个“拐点”,相关地区的水资源会更为匮乏。
关键问题在于,随着冻土层发生了变化,各地融雪型河流湖泊流量即使增加,也终究留不下,无法转化成可以长久利用的水资源。
除了“水”这一指标,谈及生态的变化,还需要考虑到土壤营养等因素。
当然也要认识到,冻土地区本身也不是利于水土保持的环境。在冻土地区,土壤砂石更容易被风吹起,即使上面种植着大量的植被,但植物根系深度始终有限,仍然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来源 | 中国气象报社
专家顾问 |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青藏高原与极地气象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丁明虎
图片来源 | 网络
作者 |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卉 刘钊
编辑 | 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