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输送异常是极端天气的“帮凶”
降雨量为759.2毫米,仅次于1954年的789.3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梅雨季持续时间长,达62天,与2015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刷新了多项纪录。
在“暴力梅”超长的持续时间以及巨量的降雨背后,水汽的异常输送是“帮凶”——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暖湿气流强盛,梅雨区的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在西脊点附近由东南气流转向西南气流的贡献。
水汽输送异常偏多往往是因为负责输送水汽的天气系统偏强。比如,副高偏强、南海的偏南夏季风或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偏强等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
回看2020年梅雨季:
1. 副高持续异常,显著偏西偏强,其引导的水汽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作用明显偏强;
2. 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在西南季风引导下往长江中下游地区输送也较强,
以上几股水汽通道共同发力,为江淮流域输送了异常偏多的水汽,同时也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交汇,形成多次大范围暴雨过程。
向前追溯,水汽异常输送与降水异常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的大暴雨个例中也反映得很清晰——
1954年6月至7月,长江流域发生全流域持续性暴雨洪涝,最强降水发生在当年6月23日至29日,这也是发生在梅雨季的一次强降雨过程。研究表明,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水汽输送和来自菲律宾以东洋面的水汽输送在长江流域形成了强烈的水汽辐合,导致强降雨发生。
水汽输送异常偏少也可能造成降水偏少甚至干旱:
2019年5月,我国东北、黄淮、江淮和西南等地由于气温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出现较为严重的气象干旱。受前一年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副高偏强,菲律宾地区出现反气旋式异常环流且偏强。而我国东北地区、黄淮大部主要受偏北风影响,水汽输送条件差,不易形成有效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