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联系我们
中国气象数据网APP
微信
中国气象数据网
微信号
扫一扫,立刻关注
我的数据筐 
站内信
开通PLUS会员
PLUS会员是为用户打造的增值服务,满足用户高需求。开通PLUS会员后,用户可享有如下功能和特权,如想了解更多PLUS会员服务内容,请点击PLUS会员首页(http://data.cma.cn/plus/index.html
注册登录
碳中和“风光”无限,我们可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我们可以这样……

碳中和“风光”无限

2.jpg

观点

  ■碳减排进程受到地缘政治、人口、经济等世界人口与经济格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碳中和的底气和信心源自无限“风光”,是颠覆性的零碳能源革命,不同于改进型的能效提升技术。

  ■气象服务将大有作为


气候安全 人类的共同利益

气候系统的综合观测和多项关键指标表明,全球变暖趋势在持续,危及地球生态系统的安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认为,气候安全是人类的共同利益,必须实现。

通过分析碳排放历史轨迹可以发现:碳排放达到峰值,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其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关系非常密切。

需要关注的是:

  • 碳排放的峰值,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时间段(可称之为高位平台期),持续时间长,并有多个峰值

  • 碳排放上升的速度相对比较快,但下降的速度相对缓慢

  • 碳排放的总量和人均的趋势大约同步或一致


潘家华认为,碳减排进程受到地缘政治、人口、经济、治理等世界人口与经济格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当前,全球碳减排发展格局可划分为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和欠发达经济体三大板块,又可细分为技术扩张型、超饱和型、品质提升型、投资扩张型、人口扩张型等五类经济体。

其中,美国以本国利益为导向;欧盟国家的目标很远大,但缺乏可行的实现路径;中国兼具远大的雄心和实施的决心;印度、非洲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尚未达到安稳温饱。


合理选择碳减排路径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在气候雄心峰会上,中国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

潘家华认为,我国碳中和的底气和信心源自无限“风光”,是颠覆性的零碳能源革命,不同于改进型的能效提升技术。

水能、风能、光伏等零碳能源的使用,将成为净零碳的增长动力与发展机遇。

当前,风能、太阳能、水能的电价已经低于煤电,有利于减少我国对煤炭能源的依赖。

根据测算,2000年,光伏发电的成本是煤炭发电的4倍;2020年,光伏发电的成本接近煤炭发电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煤炭发电的成本是光伏发电的五六倍。因此,我国要推进区域协同、能源互补、空间均衡,加强对风、光、水、生物质能的利用,但不要把森林碳汇当作灵丹妙药。

在碳中和上,要避免误区:如“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清洁煤技术无污染”“氢能是清洁能源,碳市场是碳的市场”“碳中和必须要大干快上碳捕集与埋存技术”等,谨防走弯路瞎折腾。

净零碳,需要“大干快上”,但要避免得不偿失。例如光伏利用对土地利用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可以利用戈壁荒滩、屋顶空地,而不宜占用农地、林地以及自然生态良好的山地。


碳减排离不开气象部门

1. 潘家华建议气象部门围绕碳中和愿景,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撑——气象部门要发现和提升气候生产力

  • 环境就是生产力,其源于自然,而自然的塑造源自气候。

  • 第一性生产力包括光、热、水、气加土壤肥力,没有光、热、水,光合作用难以进行,碳水化合物无从生成。

  • 气象部门知道,森林碳汇可在哪里形成,潜力有多大;生物质能源总量是多少,可利用多少。

  • 而且,气候生产力不仅是自然的,也可通过影响人的劳动状态等进而影响劳动力,并作用于自然环境,影响资本产出率。

2. 他期待气象部门的气候预测、天气预报更加精准,深度介入碳中和,为零碳能源生产与供应系统平稳运行作出贡献,而不仅是发挥支撑、保障作用。

  • 气象部门从1990年就开始开展温室气体观测,监测和评估温室气体排放成效,加强碳收支过程评估与未来预估。

  • 2021年1月下旬,中国气象局在京启动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开展碳中和科学研究和监测评估核心技术攻关。

3.  他建议中国气象局科学布局,建设省、市联动的温室气体监测网,尽快实现区域和城市尺度碳汇潜力监测;加强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提升碳收支监测和定量评估水平。

4.  气象部门应加强职能转换,科学评估大规模气候资源开发对我国气候、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西部地区建设完善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监测网,部署“十四五”我国承载力脆弱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提升工程,为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提供科技支撑。


Copyright 2005-2017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E_mail : datacenter@cma.gov.cn
扫码登录
账户登录
二维码失效
点击刷新
登录手机中国气象数据网扫描二维码
立即注册 更快 更安全
第三方登录
我的订单
我的数据筐
我的收藏
用户反馈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