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6日就印尼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向印尼总统佐科致慰问电。习近平在慰问电中表示,惊悉印尼发生山洪和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4月6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抗灾署发布声明表示,4日以来,影响印尼东努沙登加拉省(以下简称东努省)的热带气旋“塞罗亚”(SEROJA)给当地带来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引发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截至当地时间5日23时,该省5个县3102个家庭的11107人受到影响,其中8424人被紧急撤离。
泥石流的发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谷坡地形、充足的水和大量的土石松散物,能量条件、激发条件和物质条件三者缺一不可。地处赤道附近的印尼,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但印尼南部部分岛屿,比如东努省所处的大部地区,受特殊地形以及南部澳大利亚大陆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雨季。
4月,对于此次受灾严重的印尼南部部分岛屿来说,是每年长达6个月的雨季的“尾巴”。
分配不均的降水带来了不少麻烦,首当其冲的就是雨季大密度的暴雨,让岁末年初时节多发洪水。连日来,当地持续的强降雨正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激发条件。
中央气象台全球(一带一路)预报分析系统(BARFAS)监测显示:3月27日至4月6日,东努省多个站点累计降水量超过200毫米,个别站点超过500毫米。4月3日至4日,东努省部分站点日降水量(24小时降水量)超过200毫米。
降水日数普遍达到7天至8天;连续降水日数超过3天,甚至最长达到9天。
可以说,本就处在雨季的东努省近10天的降水量在历史同期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东努省连日来的极端降水,也与在澳大利亚西北海域发生发展的热带气旋密不可分。早在4月1日,澳大利亚西北海域就监测到了两个风暴胚胎99S和90S。
经过几日的酝酿,5日9时,位于东帝汶海域的风暴胚胎99S大爆发,升级为热带气旋“塞罗亚”,并且已经行进到印尼努沙登加拉群岛东南方向的海域上,中心最大风速为27米/秒,风力为10级,热带气旋强度已达到相当于我国强热带风暴等级。
4月6日,中央气象台全球热带气旋监测显示,“塞罗亚”生成后,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持续向西偏南方向移动。同日,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发布恶劣天气提示(severe weather),指出在“塞罗亚”移动过程中,爪哇中部和东部,努沙登加拉和印度尼西亚其他可能受“塞罗亚”影响地区,6日晚至7日白天有强风和降雨,并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一路裹挟风雨的“塞罗亚”就是激发泥石流和洪灾等灾害的“1号帮凶”。
在断裂构造带,火山、地震频发地区,数年干旱或人类活动频繁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往往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能同时满足泥石流产生所需要的能量条件和物质条件。
位于板块交界处的印尼岛屿众多,地壳活动明显,成为了孕育地质灾害的“温床”。努沙登加拉群岛是由亚欧板块和澳洲板块这两个构造板块碰撞时形成的火山群,这些火山很多都在活动。
爪哇岛和努沙登加拉群岛就位于亚欧板块与澳洲板块的交界处,是两个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它们相互挤压相互碰撞,这种作用使得地壳抬升,在地面形成隆起,进而形成了爪哇岛、苏门答腊岛等一系列沿线岛屿。
地壳运动给印尼人民带来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但也给他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除了活跃的火山之外,海啸和地震也是地壳运动的副产品,众多岛屿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前线”。频繁的地震会破坏岩体的结构,增加滑坡、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比如,印尼西爪哇省2009年9月2日发生的里氏7.4级地震,在该省的芝康卡让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把一排房屋全都埋到了成吨的泥土和石块当中。
此外,旱雨季降水差异加上近年来植被破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也导致印尼部分地区存在水土保持、甚至水土流失等方面问题,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风险。世界气象中心(北京)预计,8日,印尼受“塞罗亚”影响地区的风、雨将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