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闻名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出现了罕见的低水位。
威尼斯不少河道干涸、河床暴露。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贡多拉船也搁浅在淤泥中,可谓是“水城”变“旱城”。
等一下!早在6年前,小编曾造访威尼斯,当时就听当地朋友说过一则预言: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威尼斯将在2100年之前被彻底淹没……2019年,威尼斯遭遇50年一遇的“洪水+大潮”,全城80%以上的区域被淹没。可如今,这座城却为何遭遇“干涸”?首先,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威尼斯周围海平面并没有“逆向下降"。当地政府测算,威尼斯周边海平面高度,已较50年前,偏高了10厘米。因此,水城面临的“淹没”风险并未得到减轻。其次,要想解开威尼斯内城运河干涸的秘密,先要了解这座城市的“水”从何而来。虽然从天空俯瞰,威尼斯如同一座漂浮着海上的城市。但其实,它是建造在威尼斯潟湖内的一片滩涂之上。这片潟湖与亚得里亚海相连。因此,威尼斯内城运河的水位高低,主要受潟湖水位与大海潮汐影响。
春季(2、3月份)本来就是意大利降水最少的季节。同时,近期意大利大部地区被一个强劲的高压系统控制。在该系统控制下,天气持续晴朗、少雨,导致潟湖得不到降水补充,进而导致城内运河水量不足。2018年2月,威尼斯运河水位也曾低于海平面66厘米。但那次干旱少雨天气的持续时间,并未较这次长久。红色的区域表示高压系统。
此外,持续的高压控制也会影响到海平面的高度。有一种说法叫“反变气压计响应”,当大气压强大于(或小于)整个海洋表面上的平均气压时,每百帕的大气压变化将使海平面局部降低(或升高)约1厘米。在高压控制下,威尼斯周边海平面在短期内也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威尼斯内城运河水位受到潮汐影响较大。当出现天文大潮时,海水倒灌进潟湖,就会导致城内涨水严重。2019年的洪灾,便与大潮有关。然而,2月底至3月初正是低潮期,海水也难以“趁虚而入”,为运河补水。(注:2019年洪灾后,意大利政府在威尼斯潟湖东部与亚得里亚海相连处建成了名为“摩西工程”的“浮动水坝”,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海水倒灌。)
图为2019年威尼斯遭遇洪灾。
除了天气气候和潮汐影响,威尼斯建筑和其下的土壤结构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这座城市下面的土壤就像一块海绵,在水位过高的时候,可以吸收水分;水位低时,土壤中蕴含的水渗出。如今,威尼斯老城区建筑密密麻麻,建筑和硬化路面影响了土壤的蓄水和渗水能力:涝时蓄不了那么多的水,旱时也渗不出多少水来。还有一些填海的项目也间接影响了威尼斯内城水位的调蓄能力。威尼斯密密麻麻的建筑物
总结一下,威尼斯既不是变得“更少水”了,也不是变得“更多水”了,而是内河水位调蓄“能力”变弱了。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愈发极端的旱涝灾害,则让它更为频发的出现“干涸”与“洪水”的交替状态!
当地媒体有关威尼斯“干涸”的报道
其实,不仅在威尼斯,在全世界,还有不少临海城市时常面临干旱和洪水交替出现的情况,且近年来,这种情况变得越来越极端。
2019年洪灾时,威尼斯市长布鲁尼亚罗曾感慨:“这座城市正危在旦夕。”他将这次洪灾归咎于气候变化,称洪水已给这座城市“留下永久的伤疤”。而在今年,旅游业因疫情备受打击的威尼斯,又遭遇“干涸”窘境,显得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