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年之后就是年
在北方,从“小年”开始
就算进入过年状态了
但你知道吗?
北方小年与南方小年不是同一天哦
春节越来越近,过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浓。说到小年,我国各地具体的日期并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为农历腊月二十三,南方不少地则是腊月二十四,甚至在一些日历上,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都被标为“小年”。为什么同一个节日不是同一天呢?其实,是有一些历史典故的。
其实唐宋时为腊月廿四祭灶,元明沿袭旧俗,清朝时发生了变化。据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江玉祥说,清朝建立之后,皇家通常选择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清史稿》就有“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的记载。
还有一种说法是,雍正年间起,每年腊月廿三皇帝要在坤宁宫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汇报一下工作情况。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廿三祭灶,并逐渐形成了“官三民四船家五”的传统。 也就是说,官府小年腊月廿三过,一般民家廿四日过,沿湖、海的居民则遵守船家的传统,为廿五日举行祭灶。到了清中期嘉庆、道光年间,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较近,北方民间小年祭灶时间受官方影响逐渐变为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沿用旧历。 小年之后,距离过年只有6、7天时间,因此,这个节日的民间习俗很多都是围绕过年来的。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这是一首民歌,说的正是祭灶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糖瓜,是一种麦芽糖做成的糖,非常甜蜜粘嘴,意思是灶君吃了之后嘴也变得非常甜,上了天后少言坏事。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小年一到,意味着离过年也越来越近,家家户户都要给屋子做一个大扫除,意味着除旧迎新。打扫要彻底,做到窗明几净。要知道之后的好几天,再想打扫卫生,或许就有禁忌了。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都说“正月不剃头”吧,那什么时候理发呢?就是小年的时候啊。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将头发在年末剪去,也算是辞旧迎新,用新面貌迎接春节吧。
过了二十三,汉族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
此外,放鞭炮和吃饺子也是小年传统的活动项目,但现在因为污染和城市现代化的原因,放炮的年俗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关于饺子,在北方,几乎每个节日都会有饺子的身影,小年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