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小众”需求更需高精尖气象科技
暴雨、洪涝、干旱、冰灾……
当气象灾害来袭
这个群体可谓“生死存亡”
它们不能自主运用科技避险
也没有完备的抢险措施
只能凭借自然天性和朴素方式
搏得一线生机
它们就是野生动物
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野生动物对于
维系生物多样性、守护生态平衡的
关键作用不言而喻
因此,在气象服务上
也值得我们倾注更多努力和关爱
湖北
今年汛期,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湖北段水位持续上涨,7月底,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超过三分之二草场被淹没,麋鹿栖息、采食均受到影响。湖北省气象局利用卫星进行专题遥感监测,提供服务指导,保护区根据天气和洪涝发展“阶梯式”开展救助。
湖南
这是8月7日在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治避难中心拍摄的麋鹿和飞鸟。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治避难中心成立于2016年9月,占地400余亩,中心自建成后就承担起东洞庭湖区域全部麋鹿的救援、医治、康复和喂养任务。目前该中心共有14只麋鹿正在接受救助。
江西
今年7月初以来,受强降水及长江上游来水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省份江西发生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灾严重,其所属9个子湖泊及草洲全部被淹。这让鄱阳湖越冬候鸟所依赖的食物生长受到较大影响。对此,江西林业部门采取在候鸟食物短缺时适当进行人工投食等五项措施,保障候鸟在鄱阳湖安全越冬。
“小众”服务
更需“高精尖”
汛期频发的暴雨洪涝影响野生动物生存事件,将“动物界的防灾减灾救灾”推到人们眼前。从记者调查来看,气象服务在其中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气象服务这一大领域,面向野生动物保护的气象服务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甚至有些“小众”。然而,这项“小众”服务的价值却不小。
从长远来看,不仅因为地球生态系统中人类与动物命运相关、休戚与共,也因为生态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必将带来领域细分。生态气象服务成熟化、专业化的标准之一,是从针对某一区域的综合性、整体性服务,走向聚焦于某一生态环境类型、某一“小众”领域的“精耕细作”。
是被动等待这一刻到来,还是从现在开始就磨砺自身、厚积薄发?
选择后者,就意味着选择了超前服务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实践。这要求气象部门在做好预报预警等“常规动作”的同时先想一步: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寻找气象工作主动融入的发力点?对于已经涌现的需求能否具备与之配套的服务能力?服务对象是否存在尚待挖掘的需求空间?还有,是否需要建立一套长效机制保证理念和行动落地有声?
全局之变或许有待社会合力,但己身之变却可以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