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总是聚了又散。
但你有没有想过,
有一天它们可能不再回来。
仰望天空,白云总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但你是否知道,过去50年来,天空中的云正在悄悄地溜走。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研究了中国地区1960年至2012年共543个站点的总云量、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的日平均资料,发现——
我国总云量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随着气候变暖,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同时伴随着相对湿度降低的过程,而温度、湿度与云量息息相关。
总云量在下降?
1960年至2012年,我国总云量主要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这一趋势,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南部、华中和华东地区、四川盆地等地,表现得十分显著。
1960年至2012 年中国总云量变化图。其中上图暖色云量为增加趋势,冷色代表云量为减少趋势。下图为云量年际变化。
与人们的习惯认知一致,我国总云量南方多、北方少,呈现带状分布。
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更干旱,年平均雨量少,水汽少,云量自然也少。
在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多、水汽供应充足,云量自然也多。
云量最多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很明显:四川盆地。
包括四川、云南和贵州部分地区。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总云量最多高达82%。总云量高值中心的形成主要与高原东侧的动力作用和西南季风的水汽供应充足有关。
此外,华南、江南等地也是总云量的高值区。
云量最少区域位于新疆南部、内蒙古中东部等地,这些地区地形主要是沙漠和戈壁。在这些地形上空,云难以形成。
如果按照季节划分,夏季云量无可争议地排在第一名,冬季则最少。
这与我国的季风气候直接相关。夏季,季风强盛,暖湿空气输送充足。较高的气温带来了较大的蒸发量,成云致雨。冬季则受到南下冷空气影响,干冷的天气控制了大部分地区。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云?
气候变暖,仍然是逃不掉的“罪魁祸首”。
根据克拉佩龙-克劳修斯(Clausius-Clapeyron)方程,平均气温增加,则饱和水汽压增加,则相对湿度减少,则云的形成减少。
实际情况,也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理论。除去西部、华北局部地区外,总云量与平均气温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现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我国1990年之前平均气温偏低,1990年之后平均气温偏高,这也与总云量距平变化一致。相对湿度2000年之前偏高,2000年之后偏低,这也与总云量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
云,不仅是气候变化的因子之一,也是连接辐射平衡、水循环的关键物理过程。很多人以观云为爱好,欣赏千姿百态的云带来的美的感受。
让我们珍惜当下,一起守护这简单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