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暴雨还在持续
华西秋雨又在路上?
未来天气气候趋势究竟如何?
汛期天气气候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长江中下游梅雨期长、雨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较常年偏长23天,梅雨期的平均降雨量为753.9毫米,比常年偏多168%,显著超过了1998年和2016年,为1961年以来最多。 部分市县降雨极端性强。四川芦山、广西阳朔、浙江平湖、安徽金寨等32个县(市)日降雨量突破了当地的历史极值。入汛以来,全国气象观测站中累计降雨量最大的已经超过2000毫米,达到2187毫米;最大日降雨量达到538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为168毫米。 北方进入雨季偏晚。7月28日,华北地区开始进入雨季,较常年偏晚10天。但进入“七下八上”以来,北方地区有75县(市)日降雨量达到极端气候事件监测标准,其中8县(市)突破当地历史纪录。 强对流天气频发。6月以来,我国出现了28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其中北方地区共出现13次,华北、黄淮、东北等地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频发。 台风活动总体偏弱。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经生成了6个台风,其中3个登陆我国,均较常年同期偏少,强度也较常年偏弱,今年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没有一个台风生成,为1949年以来首次出现。
未来天气气候趋势预测如何
未来一周(14日到20日),主要降雨区位于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北部、东北地区及华南大部、四川盆地和云南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五成到一倍。8月下旬主要降雨区仍然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及华南、四川盆地和云南等地,江淮、江南等地仍然维持高温少雨天气。预计9月份,华北南部、西北地区中东部降雨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多2到5成,华西秋雨雨量可能略偏多。
未来一周(14日到20日),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个台风生成。8月下旬,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有2-3个台风生成。
未来一周(14日到20日),江淮、江南、华南东北部等地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
关于近期四川及京津冀强降雨 8月10日到12日,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江油、绵阳、德阳、成都、雅安等地降雨量达300至380毫米,局地达400至480毫米。其中最大雨量在德阳什邡市,点雨量达到了542毫米,极端性非常强。此次过程一共有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 8月12日起,北京中部、天津静海、河北的保定、沧州等地普遍出现大暴雨。截至13日8时,雨量在100至190毫米左右。最大雨量出现在河北的雄安新区,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达到242毫米。北京地区全市平均降雨量为69.4毫米,城区达到92.8毫米,最大降雨量达到156毫米。这次降雨过程的持续时间和降雨强度,都不如2012年的“7.21”、2016年的“7.20”以及2018年的“7.16”等降雨过程。
应加强哪些气象灾害防范
北方地区要做好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北方的降雨具有局地性、强对流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要注意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华南和东南沿海要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同时要注意防范台风北上带来的影响。
江南、江淮、华南继续做好高温防御工作。
气象部门如何做好防汛救灾服务
加强会商研判。每次过程做到提前研判,比如中央气象台针对四川这次过程就组织了四次加密会商。
及时预警。通过卫星、雷达观测到有灾害性天气苗头时,及时发出预警;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升级发布预警,广泛宣传。
强化部门联动。在国家防总的组织下,加强与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相关合作,形成合力。
来源|中国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