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 赵晓妮 通讯员 张洁 葛蕾
入汛以来,暴雨形势愈加紧张。越是提前精准预报,就意味着越能为灾害防御留有更多空间。其中,加强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方法研究、提高中期天气预报技术水平和准确率,特别是对重大持续性灾害天气事件的超前预报能力,更是至关重要。
6月28日,在科技部组织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直面提高中期预报预报准确率和延长预报时效等难题给出答案。
跨越天气与气候的鸿沟
天气预报各个环节都存在不确定性,中期天气预报便是伴随着数轮围绕其可预报性的争议发展起来的。
我国中期天气预报业务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走过了从T42、T213到T639的升级改造历程。基于中期天气预报理论和核心技术发展,其业务内容从单纯的旬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扩展到未来1至10天的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过程累计降水量预报、基本气象要素概率预报等。
实际上,在从中短期天气预报到月、季、年际、年代际气候预测的“无缝隙”预报体系中,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受限于预报技术手段和数值模式性能,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割裂,而日渐发展的中期天气预报为跨越这道鸿沟搭建起桥梁。
鸿沟甚至不仅仅存在于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的层面,在业务的稳步行进与现实需求的快速涌现之间,气象科研业务人员感受到了更切实的压力,这也激励着他们进一步拥有跨越这道鸿沟的勇气和实力。
2015年,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据项目负责人、国家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魏丽介绍,该项目正是来源于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更长的预报时效、更精细化的预报产品等实际需求。
未来一段时间,哪些区域要为台风防御开足马力?水库是否需要提前泄洪?防御设施是否需要提前布设?气象工作者常常需直面防灾减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
“提供面向公众和决策部门更长时效的天气预报服务信息,不仅可取得更好的社会服务效益,还能为政府决策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防灾减灾工作部署提供支撑。”项目主要参与者、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李勇回顾自己的工作经历深有感触。他表示,持续性强降雨、高温、雨雪冰冻等重大灾害性过程(事件),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和公共安全,提高预报关键技术迫切需要突破技术瓶颈。
拧紧科研与业务的链条
“项目分为七个课题,既包含中期预报理论研究,又有技术方法研发;既有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建设,又有基于大数据智能应用的中期业务平台开发。”在李勇看来,这个项目具有典型的科研与业务结合的特点。据介绍,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团队将各个课题成果集成到一个平台,并成功实现了落地。
项目研发伊始,团队就下功夫捋顺科研与业务的链条,将复杂的中期天气预报问题梳理为四大方面进行研究——开展全球集合预报系统中期概率预报技术研发,为延长中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提供技术支撑;分析重大灾害性天气的中期过程发生规律,在季节内尺度探讨其形成的关键因素和机理;开展中期延伸期预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10天至20天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开发中期天气预报关键技术集成与业务系统,为实际业务应用提供支撑。
该项目汇集两百余位科研业务人员的智力,历时五年、成果丰硕:
——预报准确率提高,与2016年相比,4天至7天逐日降水预报准确率提高8%至30%;中期时效降水相态预报准确率提高4%,过程累计降水预报准确率提高10%;
——预报时效延长,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时效延长至未来两至3周;
——创新性地构建延伸期预报理论体系,对大气低频演变、遥相关、扰动能量传播等理论研究进行深入拓展;
——首次建成基于大数据综合应用及可预报信息提取的一体化中期业务应用系统平台。
从理论到技术方法再到业务应用,该项目始发于业务,研究成果又反过来支撑业务。项目研发的灾害性天气个例库及概念模型、智能化过程识别、集合概率预报偏差订正、动力统计模型、极端天气预报、大型环流分型、降水气温要素客观订正等多种中期客观预报技术方法已经形成客观预报产品,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拓展产品种类,显著提高我国中期数值预报、天气预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支撑能力。
项目建成的一体化中期业务应用系统平台更是被全国预报员广泛使用。在今年汛期,针对华南前汛期、南海季风爆发等,国家气象中心应用项目研发的基于集合预报的可预报性产品进行环流不确定性分析,为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有效预报信息。6月以来,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项目研发的基于多模式的江淮梅雨监测预报客观产品得到应用,实现了重大天气过程自动匹配检索及其与实时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为预报员进行快速订正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证明,通过项目研究及成果业务转化,预期效益正在体现。
(责任编辑: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