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季节,沿着祁连山下河西走廊一路向西,雪山、草甸、树木被秋分“浸染”,变成白、金黄、红等颜色,犹如画布般绚丽多姿。
这里既有雪山、丹霞、雅丹、沙漠、湖泊等自然景观,也有古城、长城、石窟寺等人文景观,彼此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幅绚丽无比的画卷。
河西走廊地处西北干旱区,降水稀少且分布极不均匀,平均年降水量150毫米,不足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32毫米)的1/4,加之远离海洋的水汽滋润,在大自然的风化、侵蚀等作用下,形成了众多地质奇观。
丹霞地貌↓
鸣沙山月牙泉↓
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被白雪覆盖,现“雪色沙海”奇观。
戈壁荒漠↓
杨孝 摄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然而,就是在这片一般人心目中干旱缺水、生态脆弱的地方,竟然有一道“黄金走廊”,在黑河岸边泛起了“金浪”。
这又是为何呢?
这主要得益于疏勒河、黑河、石羊河等水系,它们水量较为稳定,为农作物提供了水源。此外,河西走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非常适合发展绿洲农业。
这里全年光照时间可达2550—3500小时,而且不但光照时间长,强度也大,全年总辐射量为147.99千焦/平方厘米,比天津(126.7千焦/平方厘米)、哈尔滨(111.8千焦/平方厘米)及同纬度的大连(112.1千焦/平方厘米)都明显高出很多。
席呈 制图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玉米、葡萄、油菜等便在这里安了“家”。
成林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中国农民用的玉米种子,一多半出自这里。
玉米早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但拔节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叶片逐渐长大,需水量大大提高。
河西走廊依托祁连山的冰川,建立了庞大的灌溉农业系统,在玉米急需水分的7~9月份,恰好冰川融化最快,使得这里的玉米旱涝无忧。
航拍山丹马场高原夏菜基地 节水滴灌灌出河西走廊绿色"诗行"王超 摄 图片来源:新华网
等到了收获季节,河西走廊降雨少,多为晴天,果穗在自然晾晒下就可以完成脱水干燥。
就这样,河西走廊的农作物不仅走向了全国各地,有的还“漂洋过海”到了国外。
有了冰川、有了河水、有了光照,才使得干旱少雨的河西走廊有了如此发达的农业。那么,这里一直都是这么干旱吗?
根据相关的考古发现,距今约3700年前后,河西走廊的气候从温凉湿润开始变干旱了。
同时气象数据显示,近30年,河西走廊地区的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率达0.46℃/10年;年平均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增率为6毫米/10年,总体有向暖湿化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变湿趋势并不明显。
因而这里的生态依然比较脆弱,需要我们的不断守护。
END
中国气象数据网
气象科学专业知识中心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