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高压仿佛一个神奇的存在,人人都知道它,但又不是很了解。那么它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影响我国天气的呢?
副高大BOSS如何形成?
其实,它的形成原理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太阳辐射和地转偏向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比较强烈,该区的空气会上升,到了高空后就会向极地方向流动。而地转偏向力使得气流不断发生偏移,随着纬度的升高,地转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热带地区(北纬30度附近),气流基本变成了自西向东流动,并对后续空气进行阻碍。这一阻碍使得其他上空空气聚集并且被迫下沉,于是便产生了副热带高压。
由于海陆和地形的差异,副热带海洋上存在着多个高压中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然而,这些副热带高压当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非西北太平洋副高莫属了。
西北太平洋副高
西北太平洋副高是常年存在的永久性暖性深厚系统(它从低到高都是高压,因而气象上称之为深厚系统),其强度和位置随着季节产生变化。
平均而言,冬季位置最南,夏季最北,从冬到夏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强。
最重要的是,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性南北移动并不是匀速进行的,而是表现出稳定少动、缓慢移动和跳跃式三种形式,而且在北进过程中有暂时南退,在南退过程中有暂时北进的南北振荡现象。
同时,北进过程持续的时间较久、移动速度缓慢,而南退过程正好相反。
对我国的影响
西北太平洋对我国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其本身,另外一方面又表现在它与周围天气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酷热天气的“罪魁祸首”
由于副高本身是个暖性高压,加上其盛行的下沉气流增温效应,中心地带(称为脊线)天气基本格调是晴热干燥的,因此副高所在位置的天气高温少雨,如果副高稳定控制一个地区,这里就非常容易出现干旱和高温天气。
例如我国的几大沙漠和夏季传统的四大“火炉”。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捉摸不透的雨带
副高西北侧盛行偏南和西南暖湿气流,是低层暖湿空气辐合上升运动区,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尤其北侧是西风带,经常带来北方较冷的空气,与暖空气结合更容易形成激烈的天气。
西北太平洋副高的强弱及位置,与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气候以及旱涝等关系极其密切,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带分布。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
台风的去向,由不得它自己
每年的6月至9月,台风季的到来都会让气象部门和公众处于最高警戒。
然而它的去向,可能并不是由它自己控制。在我国,台风大多数都生成于西北太平洋,并且大多数都产生于副高的南缘,沿着副高的外围移动。
台风与副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总的来说,当副高呈东西带状,且强度稳定时,其南侧的台风将向西移动,路径稳定;但假如副高强度不强,台风移动到其西南侧时,会导致副高的东退,台风也有可能因此转向而向北移动;另外,台风还可使较弱的副高断裂,从中间穿过。当然,影响台风的因素很多,副高只是其中的一个。
现在,大家是不是对副高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