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下雪居然也会打雷?
夏天打雷是常事,但冬天下雪打雷就有些奇怪了,常常会被打上“奇异”、“惊人”、“罕见”等标签。
确实,冬天打雷比较少见,但也不是没有可能。至于为什么,接着往下看。
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产生条件有两个:一是充足的水汽,二是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
有了对流作用,云上下运动,云内的冰晶相互摩擦使电荷逐步增多。云的内部、 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的不同电荷区形成了巨大的电位差,当其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闪电现象。
放电过程中,由于闪电通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
在夏季的时候,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相对湿润,加上太阳辐射的作用,特别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而对流恰好是发生雷电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冬天,我们都知道空气比较干燥,太阳辐射相对于夏季又会少很多,因此雷电自然出现的就比较少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冬天打雷不是没有可能。
2017年的一月份,威海出现了边打雷边下雪的天气,也就是“雷打雪”现象。
这次降雪属于冷流降雪,是高空较强的冷空气经过了较暖和的海面产生的。
冬季,海水的水温相对内陆的地表温度要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气相对温暖而湿润,富含大量水汽。这时恰好遇上较强冷空气,就会造成强烈的对流天气,因此雷电也就产生了。
参考资料: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