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获悉,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加大推动人工智能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依据《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工作方案(2023—2030年)》和《人工智能气象服务应用2024年度工作计划》,组建人才团队和工作专班,重点推进气象服务语料库建设、气象服务大模型研发和场景化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和应用成效。
聚焦各项重点任务,各级气象部门持续发力——
围绕组建团队专班,强化顶层设计。今年初,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组建跨单位的人工智能气象服务应用技术工作组,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对人工智能气象服务应用工作的顶层设计和分工合作,推进年度工作计划。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高校、企业、国家级业务单位和省级气象部门,牵头组建人工智能气象服务大语言模型研发队伍,获批中国气象局重点创新团队。
围绕建设人工智能气象基础语料库,夯实大模型训练研发基础。国家气象中心设计气象语料库元信息格式,同时,对国省市县四级业务产品进行收集、整理。目前,气象语料数量超过75万条,涵盖常规业务产品、决策业务产品、专业业务产品、个例检索、制度规范、能力测评、知识检索等七大类。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国家气象中心制订气象基础语料存储和服务规范,共建“全国气象服务语料文件存储及共享”系统,对气象服务语料开放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后续气象服务语料将通过该系统向全国共享。全国气象服务语料库建设为气象服务大模型的训练、微调、性能评估及信息检索等关键环节提供了坚实数据基石。
围绕气象服务大模型研发,打造垂直领域应用生态。今年以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牵头组建智谱AI,开展“风和”基座大模型训练研发,全力打造可应用于不同场景的通用基座大模型。该模型具备用户意图精准识别、行业影响智能研判、气象信息智能检索、服务内容按需生成功能。目前,该模型已完成业务流程部署和1.0版本的内测版,正在搭建出行智能体,尝试面向公众出行开展智能服务。
围绕推动人工智能与全媒体气象服务融合,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气象科普短视频快速生成。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研发个性化、场景化节目模板,提升视频生成质量。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研发基于风云四号B星的云图外推降水估测产品,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定量评估模型,有效提高国省市县气象部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监管能力。
围绕能源保供,湖北省气象局深化人工智能风光功率预测模型研究,升级面向企业的风光发电功率预报服务。广东省气象局研发能源行业气象服务预测模型,为用户提供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在确保城市安全运行方面,天津气象部门研发积水深度预测模型并投入业务应用;浙江气象部门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城市道路积涝数据,筛选对道路通行产生影响的不同深度积水事件,搭建城市暴雨积涝人工智能数据集。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气象服务应用工作的支持力度,围绕项目建设、资源配置、人员队伍等方面增加投入。